文/马婧
来源/微信公众号 律茶娱乐法
这段时间热映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是继《大圣归来》、《大鱼海棠》之后的又一部国产动画佳作,也是今年暑期电影票房的黑马,上映不到两周就创下了超24亿票房的新高。虽然这部电影在人物造型上褒贬不一,但是对于故事情节和主题,还是获得了一致好评。
《哪吒》电影的成功,不禁让律茶君想起早年间美国动画电影《花木兰》的成功,也想起了近年《白蛇缘起》等电影的成功。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这些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根据中国民间传说或民间故事改编而来。作为专业法律工作者,今天我们不聊故事本身的艺术性,且谈一下民间故事在改编创作时涉及的重点法律问题。
一、民间故事或传说能否通过著作权法取得保护?对民间故事或传说进行改编创作是否需要取得合法授权?
根据传统民间故事改编创作而新形成的作品(无论是动漫作品、电影作品还是其他类型作品),是否需要取得授权以避免日后不必要的争议纠纷,这是创作者和投资方都很关心的问题。因为一旦后续有人向投资方或创作者主张权利,都将会陷入纷争。
所谓授权,通俗来说是指原作品的权利人许可他人以其所享有合法权利的作品为原型或基础进行改编创作。若未取得原作品合法权利人同意,他人擅自改编或使用了原作品内容的,则构成对原作品权利人的侵害,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是否需要取得授权,关键取决于改编创作的基础内容是什么。拟使用的基础内容如果是作品,则需要取得授权方许可可进行改编创作。回到本文的主题,民间故事或传说是否构成作品呢?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对作品的定义,作品是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同时《著作权法》第六条也明确规定,关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从上述法律规定来看,我国并不排斥或否定民间故事或传说构成作品,也不否认其著作权权利。这样一来,根据民间故事改编创作新作品,需要取得授权也确实合理。可是实践中真的如此容易吗?这就需要结合具体使用素材或内容区分对待了。
二、如何正确使用民间故事或传说进行改编创作?
严格来说,民间故事或传说这类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区别于一般作品,这类作品没有明确的作者且年代久远,在民间长期广为流传。正是因为此,此类作品的财产性著作权利保护已经不存在了,只有人身性著作权利受到保护。而我们将民间故事改编成电影作品、动漫作品或其他作品时,往往最常使用的就是财产性著作权利中的改编权、摄制权或汇编权。律茶君认为,如果是对此类作品进行改编创作,无需取得相应的授权。
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民间故事或传说都可以随时自由改编创作,仍需结合具体情况来分析抉择,律茶君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进行考量:
1、区分判断基础内容的定性,即到底是民间故事或传说、一般作品还是历史事实。
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传说并不全都是民间故事或传说,比如白蛇传、哪吒这些故事传说来自于民间流传,存在不同版本、不同类型的艺术表达方式,且已经无从考究原始作者,故我们可以将其认定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但封神演义、西游记等这些故事虽是虚构,而且也来自于民间传说,但这些故事内容确有明确的作者通过创作手段记载于具体作品中,因此对于有明确作者所做之相关著作,认定为一般文学作品较为妥当;另外还有如岳飞、刘伯温等传说故事,也是根据真实历史经民间演绎流传而形成的故事传说,所以在进行改编创作时我们需要去判断哪部分是史实,哪部分是艺术创作。
对于没有明确作者且已经广为流传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改编创作,并没有侵犯他人合法权利,故可以不经授权而进行改编创作新作品;对于有明确作者和作品的故事内容,如要将其进行改编创作,如果在法律规定的著作权保护期内则需要取得作者等合法权利人的授权方可进行改编创作,如果已经超过了法律规定的著作权保护期,则无需取得授权;对于有真实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改编创作,建议最好可以取得历史人物的后人确认或授权。
2、判断在改编创作中需要使用的元素(如人物形象、显著标识等)是否有相应的权利保护。
民间故事或传说被人熟知的不仅仅是故事本身,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也早已被固定,比如白蛇传中的白蛇就是一身白衣、温柔大方;封神演义中的二郎神就是三眼男神,小哪吒是脚踩风火轮,身背乾坤圈......很多创作者在改编创作时,为了更好地贴合大众已有认知,在设计人物新形象时不排除会使用原有造型的标志性特征、或新形象与原来的既定形象类似。对于人物形象的借鉴使用,律茶君在此就不得不提示各位稍有不慎,也会发生侵犯著作权的争议纠纷。
现如今很多民间传说或故事已经被多次改编创作,演绎形成各种类型的作品。对于作品本身大家都会重视著作权问题,但是对于其中人物造型或形象,往往被人忽略导致近年来对于人物形象侵权纠纷也日趋增长。
人物形象只要符合作品认定条件,也可以构成作品。一旦构成作品,则自然也具有相应的著作权权利,如果其他人在创作或改编新作品时使用了这个人物形象,则需要取得该人物形象作品合法权利人的授权许可,否则就构成侵权。结合实际举例,比如阿凡提这个人物的造型即是当时美术片作者设计出来的,虽然阿凡提的故事来自于民间流传,但是那个留着小胡子、戴一顶小帽的人物造型是有明确的作者设计绘画出来的,因此这个人物造型构成美术作品。如果其他创作者在后续创作的电影或其他作品中阿凡提的形象与该美术作品一致或相似,则需要取得这个人物美术作品合法权利人的授权许可。说到这,对于热映《哪吒》的哪吒造型,律茶君认为虽然目前这个造型褒贬不一,但与原来哪吒经典动画形象相比,至少被主张侵权的可能性极小。
3、民间故事或传说的改编创作,不能仅关注著作权侵权问题,还需要顾及其他民事权利和社会公序良俗。
基于民间故事或传说历史久远、故事内容世代相传,所以其所传达的精神、塑造的人物较为固定,不易改变。所以在进行改编创作时,一定注意尺度和改编方向,稍有不慎就会被社会公众提出异议甚至谴责。典型的例子就有近期被吐槽批评的《封神演义》。
还有一些改编创作作品,虽然故事原型或素材也取自于民间故事,但基于多种考虑因素,在进行人物重新设定时,人物特点或性格或所发生的故事需要与现今社会人物或社会热点事件相结合。对于此种改编创作,就需要创作者高超的创作功底,否则很容易会涉嫌侵犯他人名誉权等民事权利。
最后律茶君想说,民间故事或传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沉淀和传承,需要我们保护发扬并继续传承下去。我们接受并鼓励民间故事的改编创作,但是希望在创作时不仅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能够进行创新,使得每一次改编创作的新作品实现真正的艺术创作突破,其中创新元素也能够形成作品、同样受到法律和社会的认可和保护。
编辑/da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