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作者向无讼阅读独家供稿,转载请联系无讼阅读小秘书(wusongyueduxms)
法律概念,是对各种法律事实进行概括,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而形成的权威性范畴。法律概念与日常生活用语中的概念不同,它具有明确性、规范性、统一性等特点。法律概念是构成整个法律体系的原子,是法律知识体系中最基本的要素。法律概念使律师得以认识和理解法律,如果律师不能明确法律概念的内容,便无法认识法律的内容,难以进行法律交流,更无法在此基础上进行法律实践活动。
律师在法律实务中要想清晰地界定法律概念,除了依靠定义来揭示概念的内涵,揭示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之外,还需要了解概念的外延,了解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的数量或范围。划分便是帮助律师了解概念外延,从而明确概念的一种重要的逻辑方法。
划分就是将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一类事物,按照某个或某些性质分为若干个小类的一种方法。划分是由三个要素组成,被划分的概念叫做母项,划分后所得的概念叫做子项,划分时所依据的对象属性或者特征叫做划分依据。例如《安全生产法》在第七章附则中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其中危险物品是该划分的母项,易燃性物品、易爆性物品等等是该划分的子项,“物品的危害特点”就是该子项的划分依据。
实践中很多律师容易把划分和分解两个概念相混淆,其实它们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划分是把一个属概念分成若干个种概念。母项和子项之间具有属种关系,子项具有母项的属性。而分解是在思维中把作为整体的对象分成若干组成部分,反映整体的概念和反映部分的概念之间不具有属种关系,部分不具有整体的属性,例如,把“人民法院”分为“民事审判庭”、“刑事审判庭”、“经济审判庭”、“行政审判庭”等等,这些都是分解而不是划分。因为这里列举的对象并非属于划分对象概念的外延,从中也可以看出分解不具有揭示对象外延的作用。
划分可以是一次性的,也可以是连续性的,连续性的划分就是以划分出的某一个子项作母项,进行另一次划分;一直连续划分到满足实践需要为止。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采取二分法,即根据对象有无某种属性或特征对概念所作的划分,划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例如将合同分为“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等等。
划分不是任意进行的,为了使得划分真正发挥明晰概念外延的作用,律师在对法律概念进行划分时,应当遵循以下三条规则:
一、每次划分应当按照同一标准进行
也就是说,每次划分的依据必须是同一的。因为划分依据决定划分结果,对于同一个母项,划分依据不同,所得到的子项也就必然不同。因此,同一次划分只能采用同一个划分根据。违反这条规则,列出的子项就会混乱,被划分的概念外延就会不清,就会犯“多标准划分”的逻辑错误,例如把“法律”这一概念划分为“成文法”、“不成文法”、“实体法”、“程序法”,这就犯了“多标准划分”的逻辑错误,因为前两项是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表达形式的不同,而后两项划分是根据法律规定内容的不同,两者是不同的。当然,如果不是同一次划分,或者在列举不同标准划分出的子项时,中间用分号“;”隔开,以表明划分标准的变化,这是完全可以的。
二、划分应当相应相称
所谓相应相称指的是各子项外延之和,必须恰好等于母项的外延。即如果一个划分是正确的,那么母项外延中的任一对象都必然能归属于某个子项,同时,也只有归属于母项外延所指称的对象,才能归属于它的子项。
如果划分出的各个子项外延之和小于母项,这就犯了“划分过窄”的逻辑错误。例如:
“姓名权可分为改名权、使用权”这一划分列出的子项,实际上只是姓名权中的一部分,姓名权此外还应当包括命名权。可见上述划分所列出的各子项的外延,并非姓名权的全部外延,漏掉了一个应有的子项。因此犯了“划分过窄”的错误。
如果划分出的各个子项外延之和大于母项,这就犯了“划分过宽”的逻辑错误。例如:
“地方各级检察院有省级检察院、地级检察院、基层检察院、专门检察院。”
上面的划分中。子项“专门检察院”不属于“地方各级检察院”的外延,犯了“划分过宽”的逻辑错误。
三、划分之后子项的外延必须互相排斥
这就是说,子项之间的关系必须是不相容的。这是因为,如果子项之间存在相容关系,那么就会使得一些对象既属于这个子项,同时也属于其它子项,这就达不到清晰界定概念外延的目的。违反这条规则就要犯“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例如:
“本次律师高端业务培训班同学有来自北方的、南方的,浙江的、还有杭州的。”其中的“南方的”和“浙江的”就分别与“杭州的”的概念外延不是互相排斥的,犯了“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
当然遵守上述三条划分概念的逻辑规则是明确概念外延的必要条件,要对概念作出准确地划分,还应当具备相关领域的科学知识,这一点就无须赘述了。
结语
法律概念及概念间的连接使法律得以清晰地表达,对法律概念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律师想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这是难以想象的。划分作为一种重要的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可以帮助律师深入地了解法律的内容,顺畅地进行法律交流,对于律师执业活动的顺利开展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责编/孙亚超 微信号:elesun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