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作者向无讼阅读独家供稿,转载请联系无讼阅读小秘书(wusongyueduxms)
A TIME TO KILL(1996)
导演:乔·舒马赫
编剧:约翰·格里森姆/阿齐瓦·高斯曼
主演:马修·麦康纳/桑德拉·布洛克/塞缪尔·杰克逊/凯文·史派西/奥利弗·普莱特/更多...
类型:剧情/惊悚/犯罪
官方网站:HTTP://WWW.TIMETOKILL.COM/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上映日期:1996-07-24(美国)
片长:149分钟
又名:铁案风云
IMDB链接:TT0117913
豆瓣评分:7.5
剧情简介:
黑人工人卡尔(塞缪尔o杰克逊SAMUELL.JACKSON饰)十岁的女儿被两个白人蹂躏了,在那种族歧视盛行的岁月,卡尔不相信法律能帮他和女儿讨回公道。于是,他径自找到了那个家伙并将他们射杀。复仇后的卡尔直接来到了警察局投案自首。
年轻律师杰克(马修o麦康纳MATTHEWMCCONAUGHEY饰)被指派为卡尔的辩护律师,由于卡尔根本不相信法律会对黑人公正,所以他和杰克没有达成一致。果然,庭上卡尔收到了不公正的对待。法律系那大学生艾伦(桑德拉o布洛克SANDRABULLOCK饰)这时出现了,她站在杰克这一边,决定为卡尔做无罪辩护。
虽然杰克获得了支持,但他的生活却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当地的三K党用尽各种方法要挟杰克,甚至威胁要炸毁他的房子!卡尔看到了杰克和其他人的努力,他决定和众人团结一致,为公义而战。
电影场景一:
“请大家合上双眼,让我来讲一个故事,请听我说,请倾听来自你们内心的声音……”
面对陪审团,卡尔的辩护律师杰克以此作为开篇,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一个令人痛心的故事。故事只能的十岁女孩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遭到两名男子的野蛮轮奸,性暴力不仅夺走了小女孩的童贞,更剥夺了她成为母亲的能力。暴行还在继续,两名暴徒随即又将女孩当作投资啤酒罐的活靶子,力道之大使得女孩皮开肉绽。接着,两名暴徒又对女孩伤痕累累的躯体进行小便,之后把她吊在树上。树枝应力断裂后,两人便拎起女孩,把她从10米高的桥上抛入了水流湍急的河中。故事的凄惨程度超越了一般人的承受能力,因为其中惨遭荼毒的少女存在,他的父亲用枪枪杀了2名侵害自己女儿的白人,此刻正站在被告席上等待着公正的裁决。
法眼视角:
杀害了两名暴徒,让黑利从受害人家属瞬间变成了犯罪嫌疑人,这让观众的情绪不免紧张起来,担心黑利因替女儿复仇而被判处刑罚。本案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黑利违反法律规定,故意杀人,但部分观众还是希望他被判处无罪或免于刑事处罚,似乎这样才符合一些人关于此案的正义观。
电影场景一中涉及到一个历史悠久的概念:同态复仇,它是原始社会中一种复仇的习俗。当氏族部落成员遭受其他氏族部落成员的伤害时,则对后者施以同样的伤害,即所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早期奴隶制法律仍保留有这一习惯。如《汉穆拉比法典》规定:自由民损坏他人的眼睛,则“应毁其眼”(第196条),若自由民折断自由民的骨头,也要折断其骨(第197条),击落同等自由民的牙齿,同样应“击落其齿”(第200条)。这种习俗一般在同等社会地位的人之间施行。黑利杀害两名暴徒的行为,本质上属于同态复仇。
不得不说,同态复仇自古以来,在我们内心深处的正义观中有着积极的一面。因为复仇是人类早期的一种权利救济方式,在人类早期没有国家、没有法律、没有公力救济,人们常用复仇的方式来解决纠纷;复仇特别是同态复仇包含着人类早期朴素的公正观念,比如在当时两个人打架,一个人把另外一个人的手打断了,那么最公平的处理方式是让受伤的人把打他的人的手也打断。人们在长期使用同态复仇的过程中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以至于今天还可以看到它的遗迹。如在我们今天的“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的观念,在我们看来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刑罚归根到底是惩罚,无论是通过私人复仇,还是通过国家复仇,皆是通过复仇的方式对犯罪人进行惩罚。当然,人类早期以私人复仇或者部落复仇作为惩罚“犯罪”的主要方式,只是到了后来,随着自然补偿模式的诞生,新的难题又产生了,如果你打瞎了我的眼睛,又逃跑了怎么办?心中的怒火难以消退,公平正义难以实现,于是人们加入了新的规则:如果被害人找不到施害者本人进行打击报复,也可以把目标换成他的血亲。这种原始的报复观念逐步演变成部落之间的复仇,这种无休止的复仇行为,对当时的社会生产力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于是一些新的措施便产生了,比如有时可以用罚金取代肉体的伤害,但鉴于伤害行为的复杂程度有时难以用罚金计算,所以一些统治者尝试用罚金和同态复仇并行的社会治理模式。如古西亚地区的《摩西法》规定,杀人、绑票、强奸属于重罪,处死刑;侮辱、伤害则科以罚金或者实行同态复仇;拦路抢劫和偷盗处以所侵犯财产的二倍、三倍或四倍的金钱赔偿。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规定伤害他人的,统一承担同态复仇或赔偿金责任。
随着国家的形成,统治阶级对于社会的管控达到了新的高度,由于报复行为具有破坏社会安定,扰乱社会秩序等一系列弊病,所以逐步地为法律所明文禁止。惩罚犯罪的权力由国家机关来行使。司法机关依据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对罪犯作出处罚,这种处罚比公民个人在仇恨观念下作出的判断更具有公平性和稳定性。在如影片中白人检察官弗斯所言:“我们对于他女儿的遭遇表示遗憾,但遗憾之外,我们仍然明白,任何人没有权利去杀人”。
在笔者看来,这种“暴力复仇”的朴素是非观念,确实有着不小的群众基础。然而遗憾的是,在一个法治社会之中,这种观念并不能、也并不应该得到法律的认可。法律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以秩序止干戈,用规则平争讼。在法治不彰、民风彪悍的古代,复仇或许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这种蛮荒时代的规矩,无论如何都不能用在讲求法治的现代社会之中。很多观众将杀人者黑利称之为好汉、崇之为英雄。这让我感到忧虑。本片中被复仇的后人又将如何?按照同样的逻辑和伦理,是不是也应该手刃仇人及仇人的血亲?不然就不是英雄好汉。如此这般,这个社会也就重回了丛林社会,与现代文明社会相去甚远。这肯定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在这种意义上,为此类复仇行为喝彩,实际上是在与现代文明为敌。陪审团的认定,已经最大程度地实现了法理与人情的平衡。是因为无论黑利心中有多少愤懑,多少委屈,都应该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加以解决,无论如何,这种违背法治原则的复仇行为,都不应该得到鼓励与纵容。即便在美国的司法环境下,深受触动的陪审团做出了无罪判决。但我们应当明白,在一个法治社会之中,复仇从来都不是一个可选项。
编辑/王昊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