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母之名——正义终会实现
林维钢 林维钢 林维钢   2015-05-10

文/林维钢

来源/专栏作者 智合东方
 

 

一、引言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透过千年前诗句,似乎依稀看见一位年迈的母亲正翘首以盼,待子归来——你为什么还不回来?你还会不会回来?

 

二、请记住这些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一)倔强的母亲——佘祥林的母亲杨五香

 

 

杨五香是谁?可能很少有人识得这位农村老妇。当“佘祥林案”早已成为“冤案错案平反”的经典范例载入中国司法史册之时,又有多少人知道这冤案平反的背后,承载着这样一位母亲艰辛的“上访喊冤”之路——她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在佘祥林出事后,杨五香心中始终坚定替儿子洗刷冤屈的信念,走遍了周边大大小小的所有村落,露宿寄居,恳切哀求,只为寻找出走儿媳张在玉的身影。哪怕只是一条不十分肯定的消息、一点不甚明晰线索,只要她觉得可能对案件有利,也会不辞辛劳,立刻动身前往。不知道扑空了多少次,不知道受到多少冷眼,也不知道受到多少阻挠,但她始终没有放弃,仅仅因为儿子佘祥林跟她说“我确实没有杀她”——难道还有比母亲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吗?

 

由于杨五香反复上访和申诉,相关部门不堪其扰,以“包庇犯罪”、“妨碍司法公正”将其抓捕羁押。在被关押九个月后,佘家才被允许拿着钱去看守所将她接出。此时,她已经变得又聋又瞎,甚至不会走路。在病痛中苦熬三个多月后,杨五香终于在苦痛与不甘中去世,终年54岁。

 

2005年3月28日,佘祥林的妻子张在玉突然从山东回到京山。2015年4月13日,京山县人民法院经重新开庭审理,宣判佘祥林无罪。重新获得自由的佘祥林,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去给母亲上坟,告诉母亲,儿子回来了!

 

只是,杨五香最终还是没能亲眼见到儿子沉冤昭雪。

 

(二)等待的母亲——呼格吉勒图的母亲尚爱云

 

 

2014年12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高院再审判决,宣告呼格吉勒图无罪。尚爱云拿到判决书后不禁掩面而泣。她终于等到了公正的裁决,可是呼格吉勒图没有等到。此时,距离呼格吉勒图被执行死刑已经过去了十六个年头。那一年,他十八岁。

 

十多年来,因为自己的儿子是“杀人犯”,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人暗戳脊梁骨。十六年前,儿子行刑时的场景依旧在尚爱云脑海中挥之不去——“从看守所出来到刑场开公审大会的时候,我和老头子去了。车在前面开,后面我俩跟着跑。后来搭了个车,追到公审大会。老头子腿软走不了,我像疯了一样追着跑。到地方后正好保安锁门,我说你让我进去,今天我儿子执行死刑,我要进去看看……当时顺着楼梯往上走时,看见4个小伙子在楼梯那儿押着,其中一个是我儿子,两手被反绑在背后,我就站那哇哇地哭。一扭头看见我站在那哭,他就把头扭过去,眼角泪哗哗的……”

 

尚爱云始终认为“我教育出的儿子,不是杀人犯”。为了这份坚持,她走上了长达九年的申诉之路,坚定信念,一刻也没有不放弃。根据内蒙古高院一位庭长的接待记录显示,仅他一人就接待了尚爱云95次。在那段等待内蒙古高院重审判决的日子里,她甚至每天要依靠服用药物才能入眠。

 

九年的艰辛等待,终于见到正义的曙光。内蒙古高院宣告无罪判决后,尚爱云夫妇将《再审判决书》带到呼格吉勒图坟前焚烧,通过民间传统的祭奠方式将“获得清白”的消息传达给九泉之下的儿子。尚爱云在儿子坟前再一次失声痛哭:“妈妈当年没有能力挽救你的生命,是父母一辈子的遗憾和伤痛,希望你能早日转世,下辈子过得没有悲伤。妈妈为你祈福。”

 

(三)坚守的母亲——聂树斌的母亲张焕枝

 

 

尚爱云已经等到了,可张焕枝还在坚守。

 

“村里没有公交,我都是骑20分钟自行车到公交车站,再坐车到离河北省高院最近的站,下来再走1里地。公交6点半才有车,我一般早上6点多出门,一个半小时到法院领号,在里面等两三个小时,在他们中午快下班时能给我20分钟时间。”就这样,现年72岁的张焕枝,一趟趟地从村里往河北高院跑,这段路,一跑就跑了十年。

 

每年清明节、寒衣节等中国传统祭祀亡者的日子,张焕枝都会来到儿子坟前,给他烧衣物。“我每次都是提前烧,怕他穿不暖冻着……现在就是这些节日,我才去,把现在案子的情况在坟头上说一说。平时都不去了,去了太伤心,一看到他的坟,我控制不住自己。”在“呼格吉勒图案”启动再审后,尚爱云曾致电相同遭遇的张焕枝:“你很快就能看到光明”。

 

张焕枝表示,自己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聂树斌案’能够再审。“我到现在还经常梦到儿子,他总是在默默干活,有时能在梦里说上一两句话,但他脸上也没有笑容,总是不高兴的表情”,张焕枝说,“树斌还没有平反,我真不能死。”

 

一位母亲的坚守,令人动容。

 

三、她们,应该被铭记

 

当我们欢庆冤案平反、司法进步,当我们感叹“正义有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当我们在司法个案之中见到“法治中国”的未来希冀,请忆念起这些伟大母亲倔强不屈、又异常落寞的身影。她们在寻求正义的道路上踽踽独行。

 

她们,应该被铭记。特别是在今天。

 

母亲节快乐!

 

 

责编/赵润众

实习编辑/陈若曦

为无讼供稿/tougao@wusongtech.com

 


在读

热门评论

点击看看法律人在讨论什么
<<<<<<< HEAD
======= >>>>>>> 96172cdab5db5d05644eea1a7a596661ab9491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