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作者向无讼阅读独家供稿,转载请联系无讼阅读小秘书(wusongyueduxms)
《公司法解释四》第二十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转让股东,在其他股东主张优先购买后又不同意转让股权的,对其他股东优先购买的主张,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公司章程另有规定或者全体股东另有约定的除外。
其他股东主张转让股东赔偿其损失合理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该条规定无疑赋予了转让股东单方取消交易的权利,笔者认为该条款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并且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商事活动诚实守信的原则。
一、股东书面通知其他股东转让股权的性质
笔者认为转让股东在提出对外转让股权并书面通知其他股东时,该书面通知已经构成《合同法》中的“要约”。
《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内容具体确定并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同时《公司法》第七十一条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
通过该条文可以知晓,股东对外转让股权时需要书面通知其他股东转让股权的条件(转让价款、支付方式、支付时间、数量等),如果股东不同意转让的,“应当购买”可以证明其他股东是在知晓其转让股权的条件,否则应当购买便无从谈起。
所以,转让股东的书面通知的内容已经明确并且具体,符合《合同法》第十四条的“要约”定义。
二、转让股东不宜行使“反悔权”
转让股东在发出邀约,其他股东作出行使优先购买权意思表示之后,从《合同法》角度来看,转让股东不能行使“反悔权”。理由在于:
撤回角度:
《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要约可以撤回。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显然,在转让股东书面通知其他股东之后,如果没有同时或者在之前通知其他股东撤回该转让股权意思表示的情况下,显然该要约不能撤回。
撤销角度:
《合同法》第十八条规定,要约可以撤销。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
其他股东在收到转让股东转让股权书面通知书,明确表示行使优先购买权的意思表示符合《合同法》第二十一条关于承诺的定义,故而转让股东也不宜撤销转让股权的意思表示。
失效角度:
《合同法》第二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失效:
(一)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
(二)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
(三)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
(四)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
但逐个分析来看,其他股东在明确表示有限购买转让股东股权的意思表示时,均不符合要约失效的情形。
综上来看,转让股东在明确书面通知其他股东转让股权并且其他股东明确表示行使优先购买权时,该转让股权的意思表示便不宜轻易撤销,即从《合同法》角度来看,转让股东的“反悔权”违背了合同法的诚实守信原则,不符合《合同法》的精神。
三、其他股东主张转让股东赔偿其损失合理的困境
《公司法解释四》第二十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转让股东,在其他股东主张优先购买后又不同意转让股权的,其他股东主张转让股东赔偿其损失合理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但需要注意到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规定,其他股东主张其合理损失的前提应当是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提供证据加以证明。这也就意味着,其他股东主张转让股东单方行使“反悔权”后主张赔偿合理损失的,应当提供证据证明其损失。
结合实务来看,其他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的情况下,其“合理损失”的主张太过“鸡肋”,理由在于在转让股东单方行使“反悔权”时,其他股东的合理损失微乎其微,想要到心理预期的合理赔偿存在一定的难度,从举证角度来看也存在难度。人力成本、时间成本是无形的,也是无法估量的,仅仅从占用资金角度来追索赔偿的话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所以,笔者认为《公司法解释四》第二十条中所述的合理损失过于理想化,本意旨在弥补其他股东的损失,但却忽略了实践工作中的无形成本,导致转让股东行使“反悔权”时的成本过低,不利于股权转让过程中交易的稳定性。
四、取消转让股东“反悔权”的可能性
有限责任公司讲究内部人合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取消转让股东的“反悔权”并不破坏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本身行使优先购买权的主体即有限责任公司的其他股东,本质上并不改变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相反结合实务来看,股东想要转让股权时即代表着公司人合性的缝隙开始出现,在其他股东不同意转让股东对外转让股权,行使优先购买权的情况下恰恰是对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的自我救济。
综上,笔者认为《公司法解释四》第二十条赋予转让股东转让股权单方反悔权存在不合理性,既不利于股权转让交易过程中稳定性,也不利于诚实守信原则的保护,相反转让股东的毁约成本过低,加剧了交易的不确定性,任意性。
编排/李凌飞
责编/孙亚超 微信号:elesun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