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运用商业保险有效转嫁自身用工风险——浅析雇主责任险与团体意外险的区别和联系
赵星 赵星   2018-09-14

 

本文为作者向无讼阅读供稿。

 

摘要:本文基于《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简要介绍了企业在购买社保后,仍需承担的用工风险的种类、金额,并通过介绍雇主责任险、团体意外险的发展与现状,分析、对比两者的区别,对于企业如何运用商业保险转嫁企业用工风险提出具体的建议,即企业够买保险应充分了解企业自身的风险以及保险产品的功能、具体的保险条款,参与制定并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方能真正通过商业保险为企业保驾护航,为企业的长久良好运营提供充分的保障。

 

关键词:企业用工风险  雇主责任险  团体意外险

 

企业与员工建立劳动关系,存在多方面的法律风险,例如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支付补偿金的情形、员工发生工伤、职业病、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引发的赔偿等。

其中有关双倍工资、经济补偿金等由于劳动合同管理不善引发的风险可通过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流程进行有效防制;而工伤、职业病、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等则需要通过保险来转嫁企业的风险。

社会保险是最基础的保障,但仅有社保是否就足以转嫁企业的全部风险呢?答案是否定的。

 

笔者以《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为例,在员工发生工伤后,即使企业为员工足额购买了社会保险基金,用人单位仍需承担以下责任:

项目

支付方

标准

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

用人单位

原工资福利待遇,不超过24个月

停工留薪期间的护理费

用人单位

护工同级别标准

伤残津贴

5-6级(难以安排工作)

用人单位

本人工资的70%、60%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5-10级

用人单位

50、40、25、15、8、4个月本人工资

 

通过以上图表不难看出,一旦员工发生工伤,企业即使购买工伤保险,仍有部分责任需要企业承担,而能够用于规避企业上述风险的方式主要是员工团体意外险和雇主责任险,有鉴于此,笔者将简要分析一下这两个险种在员工发生工伤后防范企业风险方面的具体作用。

 

一、现状

 

长久以来,团体意外险备受企业青睐。很多企业都会为员工购买团体意外险,希望借此在员工发生意外、工伤时转嫁自身的风险。团体意外险以其低廉的价格、快捷的投保方式(仅需提供员工姓名、身份证号码)、承保范围广、保险公司大力推广宣传等原因被大多数企业所采用。笔者曾经供职的两家企业都曾为笔者购买团体意外险,团体意外险的推广程度可见一般。

随着近年来财险公司开始全面推广雇主责任险,雇主责任险逐渐受到企业以及学者的关注,在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了解学者的研究成果后,企业逐步意识到团体意外险的局限性:即团体意外险无法转嫁企业的用工风险,而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的一项福利。员工发生意外、保险公司向员工理赔后,如企业需承担责任,员工仍可要求企业赔偿。举个例子,A企业员工王某在工作时间在单位卫生间滑倒,发生工伤,产生医疗费1万元,团体意外险承保赔偿1万元,保险公司向王某赔付1万元后,王某仍可以工伤为由要求企业承担相应的责任。简单的说就是,保险赔了企业仍要赔,企业花钱买了团体意外险,却未能起到转移自身用工风险的目的。

但是,如果A企业购买的是雇主责任险结果又会如何呢?那么这1万元将直接赔付给企业,然后再由企业按照法律规定向员工支付相关费用。

 

二、雇主责任险和团体意外险的区别

 

接下来,我们不妨来简要了解一下雇主责任险与团体人身意外险的主要区别。

比较

雇主责任险

员工团体意外险

分析

被保险人

用人单位

劳动者

雇主责任险保障对象是雇主;员工团体意外险保障对象是员工。

保险标的

雇主法定工伤赔偿责任

员工人身安全

雇主责任险可作为工伤保险的替代或补充,员工团体意外险则不可以。

保险受益人

企业

员工及法定继承人

员工团体意外险赔付后,受伤员工仍可向企业就该赔付款申请索赔。

作用

转嫁企业工伤赔付责任,降低经营风险成本

作为员工福利,增加员工关怀

对于轻微工伤事故且员工不追究的情况下,雇主责任险和员工团体意外险均可转嫁企业赔偿责任;对于严重工伤事故,雇主责任险才能真正实现风险转嫁。

赔偿项目

工伤事故所产生的

1伤残赔付

2医疗费用

3误工费用

意外或工伤事故所产生的

1伤残赔付

2医疗费用

3住院津贴

雇主责任险和员工团体意外险的赔偿项目基本相同,都是24小时全天保障,但伤残鉴定标准和十级伤残赔付比例都不同,综合以上各种因素,建议企业优先考虑购买雇主责任险。

 

通过以上对比不难发现,雇主责任险的赔偿范围更广,保障更加全面;更重要的是,对于企业而言,企业作为保险的购买方,雇主责任险更能够保障企业的权益,转嫁企业的法律风险。

 

三、企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雇主责任险

 

在简要了解后,笔者认为,对于企业而言,首先应该考虑购买雇主责任险,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也应购买团体意外险作为补充和一项员工福利。

目前市面上的保险公司的保险条款一般均可保险公司提供的合同基础上对具体条款进行添加和修改,那么企业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雇主责任险呢?

 

首先,企业应主动了解政府政策,充分利用政府对于保险的优惠政策,有效降低企业购买保险的经济成本。

以佛山市为例,政府对于企业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给予一定的优惠补贴政策。市、区两级财政共同设立总额高达3600万元的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专项资金,为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生产经营单位提供高达50%的保费补贴,单一企业最高补贴以100万元为限。保费补贴实行年度财政预算总额控制、先到先得,额满即止的方式。

 

其次,企业需要了解自身的主要用工风险,与保险公司充分沟通,签订适合自身的保险合同。

不同的企业类型,以及企业中的不同工种的风险差异很大,因此,在购买保险时,企业应首先了解自身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实际情况与保险公司充分沟通自身的需求,参与制定适合自身的保险合同。

例如,对于化工类企业或劳动密集型企业,危险性较高,就可以考虑采用安全责任险与雇主责任险或团体意外险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充分利用政府的补贴,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工伤赔偿额度,转嫁企业的轻微赔偿风险和重大赔偿风险,实现医疗互相补充,0免赔,扩展保障范围。

 

最后,企业购买保险应量力而行,以有效防范风险为基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建议适当购买团体意外险,作为员工福利,增强员工企业认同感和凝聚力。

企业购买保险并非保费额度越高越好,比如对于用工风险系数较低的电商企业,就没有必要为每位员工购买保额100万的雇主责任险。因为高额的保费负担有可能会使企业无法延续保险的购买,那么保险也将失去它本身的价值和作用。

虽然本文多次谈及,雇主责任险系对雇主风险的转移,而团体意外险是对于员工的一项福利,但是其作用也不容小觑。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生产力,团体意外险、包括企业购买的团体医疗保险,对于员工来说是一项福利,同时也对员工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员工往往无法自身单独购买此类保险,即使能够购买,个人购买的保费也会比由企业来购买平摊到每人的成本上高得多。

因此,很多员工在选择工作、或者是企业老员工考虑是否离职时都会考虑企业这项福利对于自身的影响,因此,购买团体意外险等员工福利类保险,对于提升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有显著作用,往往也能进一步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甚至是公司利润率。

因此,适合的保险就是最好的保险,企业够买保险应充分了解企业自身的风险以及保险产品的功能、具体的保险条款,参与制定并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方能真正通过商业保险为企业保驾护航,为企业的长久良好运营提供充分的保障。

 

编辑/董唯唯

 

在读

热门评论

点击看看法律人在讨论什么
<<<<<<< HEAD
======= >>>>>>> 96172cdab5db5d05644eea1a7a596661ab9491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