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讲述:法律人的职业选择
无讼   2018-03-08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身为法律人,有些体会只有法律人最能理解。在你的执业生涯中,哪些经历和情感让你不吐不快?哪些心得和体会希望与同行分享?每周四晚八点“夜聊会”,与所有法律人一起聊一聊你眼中的律界人生。

 

又到一年招聘求职季,又一批法学院的莘莘学子即将踏出校门、走上社会。记得刚刚填报高考志愿时,对于学法律的刻板印象,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将来成为一名辩护律师,并且还要是成为一名“巧舌如簧”、为“坏人”辩护的刑辩律师。随着法学院的教育和对法律的深入了解,我们不禁发现,除了法官、检察官,即使光是律师这个职业就可以被划分成无数类型:诉讼/非诉,建设工程/婚家/交通肇事/劳动法,金融/银行/保险/证券,经济犯罪/职务犯罪......更别提各行各业中的法务工作者了。

 

那么,身为一名法律人,你当初是如何确立并选择职业方向的呢?是为了实现法律的公平正义,还是由于美好的行业前景,亦或是兴趣使然?

 

今晚我们聊聊“法律人的职业选择”

 
无讼观察员/孙亚超 
 
杨阳 炜衡(苏州)律师事务所

 

关于法律人的职业选择,大体可以几类:第一类是法官、检察官,相当于公务员系列,但主要从事法律相关工作;第二类是公司法务,包括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从事法律支持工作。第三类是进入律师事务所,从律师助理逐步成为职业律师、合伙人;第四类则主要是做非法律工作,包括公检法之外的公务员、在公司中做业务或协助管理工作。当然这里面也还包括在律所做行政支持的工作,包括律所管理、品牌运营、营销等等。


其实法律人职业选择无谓好坏,或者正确和错误与否,“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方向盘比油门更重要”,并且法律人要找到自身性格的切合点,剖析自己的性格和爱好,在相关法律职业中作出适合的选择。比如说进入公检法系统,虽然也是从事法律相关的职业,但仍属于体制范围内,它的特点就是旱涝保收,稳定性强,但升职难,条条框框约束较多,如果性格比较保守、偏于安稳,那其实是比较适合去公检法系统。如果性格张扬,不安于现状,喜欢挑战的法律人就未必适合去进入公检法系统。


当然,无论你选择哪个行业,公检法、公司法务或是律师,这段经历都会让你获得相关的技能和宝贵的经验。你在检察院的工作经历可以积累非常丰富的诉讼经验,如果转行的话,完全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刑事辩护律师。同样的,如果你通过做公司法务对公司的需求和公司管理有深入的了解,转行的话,照样能成为优秀的公司法律师。行业选择虽然很关键,但是职业也并非一成不变的,最重要的是,只有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专一行,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才能让自己飞的更高。

 

崔文强 淄博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研究生毕业之时,曾一度陷入对未来的恐慌和迷茫之中,那时候的我一直错误的认为,以自己的性格是绝对不适合从事律师这个依靠口才及思辨反应要求极高的职业的。所以,我选择报考公务员,法检成了我的最佳职业选择。但是天不遂人愿,最终公务员考试的折戟令我阴差阳错的进入了房地产这一行业,而多年后的辗转,亦使我明白了当初对于法律行业乃至律师这个职业的认识误区。但值得庆幸的是,我终于发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以及对未来的职业方向,对于已经步入而立之年的自己而言,也许一切都还不算晚吧。


当初踏入一家具有一级开发资质的房地产公司,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原来希望通过所学的法律知识一展身手的我无奈的发现,在这个三线城市,所谓的房地产公司,其对于法务的依赖可以说基本为零,一年到头不到双位数的官司使得企业颇为安逸,亦失去了开拓进取的动力,而我也陷入到法务和行政的模糊边缘里,迷失了方向。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借着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工作经历,经考试进入房地产管理部门,从事不动产登记的相关工作,自己才发现,即使是一个十分小众的领域亦有广阔的空间和发展前景。我开始后悔在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几年间没有借着机会好好的学习一下房地产开发的整个流程,研究一二级开发所涉的法律风险和问题,所幸一切都不晚,我因为接触业务的缘故,开始大量的涉猎房屋交易、二手房买卖、备案、租赁以及不动产登记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亦激发了我研究和学习的兴趣。同时通过日常的业务接触,以及文章的发表,结交了诸多的律师朋友。在同他们的交流中,亦改观了原来的固有观念,并强化了自己的职业方向,即立足房地产一、二级市场所涉法律问题,并精耕涉及房地产交易及登记相关业务,力求在该领域做到业内知名乃至顶尖。


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人,特别是律师朋友曾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出来做律师。虽然现如今我已经摒弃了最初的片面看法,在我眼里,律师完全是一个与医生行业同等重要的天使。其扮演的是解决当事人体肤之外“病痛”的角色,而且纵使你不擅言辞,不擅交际,只要你具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亦能成为受人尊敬的行家里手。当然要胜任这一角色,令更多的人接受并认可你的服务,首先应有一个精准的专业定位,试想谁会选择一个擅长心脑血管疾病的医生医治肠胃疾病呢?然后为了这一专业水平的精进,需要你付出不断的努力。而我现在虽然已经有了一个目标和定位,但是仍感觉自身知识储备和能力的欠缺,所以,在迈出另一步之前,有必要继续脚踏实地的阅读、写作、汲取营养,唯有如此,才能不断丰富自己,提升自己,以更优秀的自己面对未来。而且,房地产交易与登记其特殊性在于登记公示环节,这离不开登记机构最终的受理登簿,而自己身处其中的优势在于,可以接触到各色各样的登记及交易问题,这种机会是律师所无法直观接触到的,而且,通过解决一个个问题,有一种成就感,亦催生了继续研究这一领域的兴趣,若非特殊因素,短时间内,我仍将立足与此,安于现状,至于“听惊雷”之心亦由它去,缘分至时,自有山路,水到之处,方可行舟。


最后,偏个题,至此节日之际,借此机会祝福所有的女神律师、女神检察官、女神法官以及所有女神法律人,节日快乐,幸福和微笑永驻!

 

郭浩然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


说起法律人可以选择的法律领域,可谓是五花八门,以我实习过的经历和法学院同学的就业方向来看,原因大概分为这么几点:


首先来说就是就是和自身的就业地域紧密联系,在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的就业选择自然不同,在一线城市中大型的企业较多,非诉的业务较为集中,业务也显得高大上许多,但是在笔者家乡的三线城市来说,一年的非诉案件屈指可数,许多的非诉业务也是掌握在少数资源经验丰富的老律师手中,新进的律师选择不多,往往是刑事和民事案子兼顾。因此选择在三线城市工作的律师往往会汇集到较为常见的民商事领域,多见的是交通,婚姻等领域,选择余地不大。


第二就是和自己之前从事过的专业领域相关联,可以发挥自己的的最大优势。笔者所读的是法律硕士,同学们的本科专业五花八门,但是有的专业和法律相结合却成为了一种优势。有的同学是本科学习车辆工程,研究生为法律硕士,之后从事交通肇事的业务便如鱼得水,有的疑难的交通肇事案件涉及比较复杂的刹车轨迹的计算等问题,没有涉及过相关知识的会无从下手。有的同学本科是电气工程,研究生是知识产权方向的,在从事一些知识产权业务像电路图布图设计等专利申报或案件时也有一般法学生不具有的优势。

 

王永新 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法律事务部

 

经常有同事或者朋友问我,“既然你也通过了司法考试,为什么不去当律师呢”?面对这样的问题,通常只好用一句“呃~说来话长~”搪塞。


人家问得没错啊。为什么我最后没去律所当律师,而是在企业做法务呢?关于这个问题,确实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的。


其实,我在大学本科毕业之前,一直都是想当大学老师的。只是后来阴差阳错做了一段时间律师助理,最后进企业当了法务。大四那年,在我当时考外校的研究生落榜之后,我的老师把我推荐给她的大学同学当律师助理。这位大律师也是我们校友,对我也还挺照顾的。在律所体验了一段时间后,我感觉自己似乎有点不适合当律师,自己又一直对读研究生念念不忘。于是,我就毅然选择去考母校的研究生,最后也顺利考上了。


等到了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我发现要想留校或者去其他学校当老师,至少都得博士学位了。想想最后还是暂时放弃了当初的想法,选择就业吧。当时我放眼望去,认为只有大型企事业单位跟学校的环境有点像,最后就选择了一家设计院改制而来的工程技术公司了。没想到这一干就是十年了。


现在回首往事,感觉当初这一路走来真是误打误撞。本科毕业那会儿我真是年轻,只有21岁(幸好高三还复读过)。由于太年轻了,又缺乏社会经历,实习的经历也少,所以对自己适合干哪一行,应该干哪一行这个问题,我都还是懵懵懂懂的。幸好在读研究生期间,除了攻读硕士学位之外,还有较多的时间去了解更多的信息。这样有助于自己更加认清自己,明确未来的方向。


我认为,在校生在毕业之前,一定要多去不同的单位实习。这样才有利于自己了解各个行业,便于自己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当然,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一定要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优点、缺点以及性格等有清醒的认识。同时,还要清楚自己到底追求的是什么,价值取向很重要。

 

尚梦晓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作为一个即将走上职场的菜鸟,面临法律职业选择,自己也有诸多困惑,谈不上经验,只有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


首先,对于未来从事何种法律职业的问题,虽然这与每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密切关联,但找到能够充分实现自身价值的工作从来都不是想想就得来的。因为理想和现实会有很大的差距,如何找到自身价值和实践现状的较好契合,实习虽然不是唯一出路,但我认为确实是最重要的方法。


其次,说到实习,并不是盲目的。可以先了解包括实习单位和其内部部门的业务特点,做到心中有数。若选择法院和检察院实习的话,可以争取到其业务部门实习,如法院的各业务庭,检察院的公诉部门,因为到这些部门的话就可以大致了解到该单位内部的整个工作流程,律所也是一样。另外,不论到哪里实习,最重要的就是态度端正,认真踏实,尽力做好领导交代的每一件小事,不好高骛远,在这些基本素质得到认可之后,想做的事慢慢就会到自己手上。只有认真踏实的实习,才能知道这个职业的真实样态,从而在将来选择时,做到有的放矢。


最后,具有一定持续时间的保障,实习才会达到相应的效果。当然,每个职业的要求都是不同的,比如就法、检而言,2-3个月就可大致掌握其内部工作流程和工作状态;就律所而言,可能则需要3-4个月,无论诉讼抑或非诉,案件或项目从接案到完成,会持续很长的时间,没有时间保证,律师可能就不会把相应任务交给你。

 

下期话题:

 

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保护权益日”就要来到。消费无时无刻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从早晚出行到一日三餐,我们每个人都是消费者,而在消费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各式各样的纠纷,尤其是互联网发达的今天,网购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商品假冒伪劣,在运输过程中损坏,个人信息被商家泄露,商品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的人身损害......那么,身为法律人,同样也身为一个消费者,你有什么最实用的法律建议最想告诉你身边的家人和朋友?或者您遇到过、处理过哪些印象深刻的消费者保护案件,可以与我们分享。

 

下期夜聊会主题:“消费者,我想对你说

 

欢迎投稿与我们分享消费者保护的那些事儿,你可以联系无讼阅读小秘书(微信号:wusongyueduxms)或将你的心得感悟发送至投稿邮箱(tougao@wusongtech.com) ,和60万法律小伙伴一同分享~

 

如果你还有其他想聊的话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吧!


在读

热门评论

点击看看法律人在讨论什么
<<<<<<< HEAD
======= >>>>>>> 96172cdab5db5d05644eea1a7a596661ab9491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