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治平:我为什么要在美国开一家这样的律师事务所?
彭帅 彭帅   2017-07-17

 

来源/微信公众号 法律先生(falvXS)


当你习惯了家乡的麻辣小龙虾,你是否还习惯天天啃汉堡热狗?


当你习惯了在白炽灯下热气腾腾的厨房,以及散在空气里的家长里短,你是否还习惯形冰冷的西式厨房,以及空荡荡的房间?


一个人深思熟虑,往往仍然恐惧改变;而一个人突然放下一切,选择一个未知,那定是有着破釜沉舟的勇气。


今天,我们就将走近一位这样杀伐决断,拥有非凡勇气的人物!

 

柳治平:(美国成美律师事务所创始人)2004-2007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及纽约大学法学院就读并获得法律博士学位。专注于公司法业务,曾在著名的华尔街律所执业7年,其间代理客户完成了逾100个,总额超过70亿美元的大额公司交易。2014年创立成美律所,其是为数极少的华人创办、具备美国主流传统律所的美国商法与知识产权法能力的律所。


前几日,和柳律师聊到这次的行程为什么住西藏饭店,他怎么会选择这样一家对他来说不太方便的旅店呢,对此他只是神秘笑笑:“来怀旧的啊”。


怎么办,感觉闻到了八卦的味道。想想啊,每一颗种子的发芽,都必定是有一个开始。


所以,到底是什么原因,会让一个华人在绝大多数华人律师都做移民服务的时候,历尽艰辛要开一家不一样的律师事务所呢?


Q:您是怎么决定创立成美律所,并且专注于公司商法、知识产权和商业争议案件的?


柳律师:创立成美是在2014年,当时我们意识到“中国正在从‘世界工厂’这个角色中‘毕业’”。


中国公司必然会更多更大规模地到海外寻求投资、并购、开展业务的机会,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对公司商法、知识产权和商业争议法律服务需求会大幅上升。


我们在传统大所工作时,见证经历了中资赴美投资、并购、开展业务的种种问题,付出的惨痛的代价,甚至与美国律师就工作的种种问题发生矛盾冲突。


当时就想啊,我们有自己的专长,也有自己的语言文化优势,为什么我们就不能自己出来闯一闯呢?


我们的目标从来不是建立一个大律所,而是建立一个特色所,精品所!


Q:您对创立、发展、管理律所有什么心得、感触?


柳律师:我们是抱着做百年老店的心态做日常工作的。国内客户很多时候有按交易是否成交、额度大小等因素决定应付我们律师费的额度的习惯。


而我们的尽职调查,或者其他原因让我们判断客户的最大利益是不做某个交易,我们会向客户全面如实陈述我们的分析。


这样做使我们不能短期收益最大化,却赢得客户长期信任。如果说我对创立、发展、管理律所有什么心得感触,这就是最大的心得。


中国人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我觉的,我们法律人,应该有“但做好律师,莫问前程”的心态。


我说这句话,不是因为我不知道创业艰难。我也深知国内律师界竞争激烈,我们不生活在”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想社会。


但是,如果太计较一时一事,一得一失,我们很容易迷失。我们要有坚守,方可立足于社会。


Q:柳律师刚才提到了,您和合伙人按照办”百年老店”的长期目标,那么,这些百年老店是如何运作的,如何成就它们的盛名的?


柳律师:不是每一家美国大所都这样,或者说,现在都这样。老牌的华尔街大所采用的lock-step的管理形式。


第一,这些律所基本上只从美国前14名的法学院招募毕业生来做可能成为合伙人的律师。法律在美国是竞争相对激烈的专业领域,拼的是实力。


一个律师当年法学院的教授和同学的整体素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一个律师执业后的基本功,主要是分析判断能力。


第二,一名律师需要在律所工作8-10年,才能被考虑提升到合伙人。


这8-10年期间,他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专业能力,客服能力,内部协调管理能力,都时刻被合伙人们评估。


本质上,他是否带来客户并不重要,至少不是首要的。如果8-10年下来,绝大多数和他共同工作过的合伙人投赞成票,他才会被提拔。


这期间,所有同一年级的律师同一收入,以避免内部政治性质而非专业能力上的竞争。专业能力上的竞争相当激烈。


第三,每个合伙人的股份依照他在律所的服务年数逐步缓慢增加。比如,刚被提拔的合伙人100股,5年之后到110股。


有些律所甚至有封顶,比如,任何一个合伙人的股数不得超过300股,保证收入最高的合伙人的收入,不超过最低的合伙人的3倍。


这样的机制下,合伙人不会“抢客户,”也不会“捂客户”,不会出现合伙人为了私利,硬着头皮给“自己”的客户提供自己不能,不擅长提供的服务。


Q:您对我们国内的法律界的同行,特别是年轻的律师,有什么建议?


柳律师:我认为未来的中国,法律服务会越来越专业化,所以每个律师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要有专攻。


中国的律师作为一个专业群体,整体上会逐渐获得法律人的独立地位。但是我们必须首先向社会证明我们的价值。


这个价值来自我们的专业上的修养、成就、以及由此对社会在立法,司法和法治建设上的具体实质的贡献。我们要有专业成就和贡献,必须有专攻。


我的另外一个建议:年轻律师要职业发展规划,不要随波逐流。


要有专业上的专攻目标,并且依此寻找到合适的长期的导师,建立起自己在自己的领域里的职业交往、学习、交流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圈。


Q:您怎么看待人工智能?还有华律网、法蝉等与法律服务相关的科技公司,他们对律师业的影响?


柳律师:我对这个话题没有作过研究,所以只能发表一点基于直觉的观点。我认为法律是很复杂的,尤其是在有悠久的法治传统的社会。


人工智能可以提高法律相关的工作的效率,但是不能也不应该取代我们法律人,我们公民的在价值伦理上的判断和选择。这本质上是人的“主权”,是人工智能不应该涉及或者至少不能主导的。


但是,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机器可以完成很多简单的法律工作,很多可以程式化的工作,这也使得我们法律人自身专业化、有专攻更加重要紧迫。

 

 

编排/李九如

责编/张雨  微信号:Ann199313


在读

热门评论

点击看看法律人在讨论什么
<<<<<<< HEAD
======= >>>>>>> 96172cdab5db5d05644eea1a7a596661ab9491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