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 法律人,如何拯救你的工作状态?——读《深度工作》有感
王永新 王永新   2017-10-15

 

文/王永新 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法律事务部

本文为作者向无讼阅读独家供稿,转载请联系无讼阅读小秘书(wusongyueduxms)

 

忙忙碌碌一整天,下班后一回想,好像又觉得没做多少事情啊。时间都去哪儿了呢?无论你从事的是哪一种工作,身在职场的各种法律人士,可能都会有这种感受。怎样才能让自己不再疲于应付各种繁杂的事务,能够产出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工作成果呢?想必这些都是令法律人士困惑不已的问题。


去年年初,我有幸读到卡尔·纽波特(CAL NEWPORT)所著的《DEEP WORK:Rules for Focused success in a Distracted World》。当时读罢此书,着实为卡尔·纽波特的深入分析和实用的指导原则所折服。没想到今年这本书就有了中文版《深度工作——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看来这本书已得到了中国图书出版界的认可。


与其说这本书是关于时间管理的,不如说是关于“状态”管理的。这本书的主旨就是讲专业人士如何在互联网的环境中保持深度工作的状态。全书分为两大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关于深度工作的理论,第二部分是关于如何进行深度工作的具体规则。卡尔·纽波特用了较大的篇幅进行了理论阐述,虽然这部分看似有点拖沓、枯燥,但其实是非常有必要的,相当于保持工作状态规则的“法理学”。第二部分的规则,总体而言还是非常实用,还分别考虑到了不同职业性质的因素。


卡尔·纽波特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深度工作的理论,分别是深度工作的价值,深度工作的稀缺以及深度工作的意义。


第一,深度工作是极具价值的


在知识大爆炸、更新换代速度极快的现代社会,专业人士要想有所成就,必须具备两项核心能力:一是迅速掌握复杂事务、工具的能力;二是在质量和速度方面达到精英层次的能力。这两项能力均取决于你的深度工作能力。任何一个人,如果想掌握一门新的技能或知识,都必须经过大量的刻意练习,不断地挑战自我,突破极限。而深度工作正是刻意练习必备的状态。


在谈到精英层次的能力时,卡尔·纽波特非常有创意地推出了一个公式:高质量工作产出=时间×专注度。也就是说,要想使个人的工作产出能力达到最高水平,必须长时间、无干扰地高度专注于单一的任务。换一种说法,使你的表现最优化的做法就是深度工作。


第二,深度工作是稀缺的


任何伟大的工作成果,都不是灵光闪现的结果,归根到底还是根源于平日扎实的深度工作。之所以卡尔·纽波特要说深度工作是稀缺的,我的理解是,那是因为在互联网时代,专注力是最稀缺的。随着无线网络和智能手机的大发展,我们进入了“7*24”小时随时在线的状态。通过各种即时消息、电子邮件,他人随时都可以联系上我们。这些随时可能出现的“不速之客”严重地削弱了我们的专注力。人脑与电脑不同,无法同时处理多个进程。于是我们每天都在不断地切换“进程”,使我们一直处在一个浮浅工作的状态,大量的时间用于处理一些紧急但不重要甚至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情上。


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又缺乏专注力,那么就容易导致我们去遵循所谓的“最小阻力原则”,情愿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错失提升自我的锻炼机会。在文中,卡尔·纽波特提醒专业人士,千万不要以工作量来衡量工作成果和工作能力。由于智力工作的成果不好衡量,因此人们容易陷入“以量取胜”的误区。


此外,人们应该重新审视互联网工具,应该摈弃对互联网的迷信。高科技和新技术不见得都好,现在的社交媒体、即时通讯工具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深度工作。


第三,深度工作是有意义的


卡尔·纽波特列举了一名铁匠的事例,诠释了深度工作与工匠精神的必然联系。既然工匠必须要全神贯注才能做到极致,何况智力劳动呢?众所周知,根据交规要求,汽车驾驶员在驾驶时不能聊天,更不能使用手机。连驾驶汽车这种操作工都不能一心二用,从事智力劳动时更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卡尔·纽波特分别从神经学、心理学和哲学三个角度论证深度工作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为其观点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深度工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专业人士在工作时,除了要处理那些浮浅的具体事务性工作,更应该花时间进行深度工作。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至精英级别。


在一番理论阐述之后,卡尔·纽波特抛出了他的建议,共有四大规则:工作要深入;拥抱无聊;远离社交媒体以及尽力缩减浮浅工作。


俗话说得好,“光说不练假把式”。既然读了那么多关于深度工作的理论和实施方法,就应该付诸实践。现结合我的亲身体会谈一谈作者的建议和实际效果。


首先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深度工作原则”。由于每个人的工作性质、工作环境以及生活习惯均有所不同,不能完全照搬他人的模式。例如,作者在文中提到的卡尔·荣格。他曾经在树林中用石头建起一座塔楼,以此实现职业生活中的深度工作。他每天都将自己关在这座塔楼中,任何人都不得入内打扰他。这种方法,估计大多数人都无法做到。


每天至少要给自己预留出一段完整不间断的深度工作时间,优先处理自己最为关注、最为重要的工作。


虽然我们没法像卡尔·荣格那样“闭关修炼”,但还是可以在每天的工作时间中预留出半小时以上的不间断深度工作时间。我认为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安排。


在以往的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你正准备专心起草一份专题报告时,突然座机响了,“X部长,麻烦过一下我提交的XX设备采购合同流程,工程项目现场急用,需要马上签合同”。此时你不得不停下手头上的工作,登录ERP系统,先处理这个采购合同审批流程。因为如果你不马上处理,可能在两、三个小时后,他们还会打电话来催你。这就是便捷、即时的现代通讯方式所带来的不利后果,人们都希望你随时“在线”,要求你随时解决他们的问题,但却全然不知此时的你最应该做的是什么。


每天早上,我尽量早一点到办公室,趁着工作时间还没到,这时没什么干扰,先处理自己的最高优先级的工作。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关掉电子邮件、座机和所有的即时通讯工具,将手机设置为静音状态,让自己心无旁骛地工作半小时至一小时,进入完全的“下线”状态。放心吧,即使有人在这期间联系你,应该也不是什么十万火急的事。真要是十万火急的事,他们应该会立即拨打119、110或者是120。何况你最多隔一个小时就会查看手机上的短信、未接来电、电子邮件以及信息化系统上的“待办事项”。


在沉浸在深度工作状态一段时间后,可以开始批处理具体事务性工作。例如查看、回复电子邮件、系统上的待处理流程以及之前未应答的电话和短信等等。在这段时间内,就可以按先后顺序、紧急程度来逐个处理。等这些工作都处理或安排完毕,可以再重复之前的深度工作时间段。


这种方式也许算是一种折中的办法,既能保证一定的深度工作时间,又不至于影响协作业务的正常进度。


每天适度进入“关机”状态,工作与休息“泾渭分明”。


列宁曾说过,“不懂得休息的人就不懂得工作”。适度的休息符合人体的神经原理和心理需求。这种休息不一定就是睡觉或者是无所事事,也可以是换一种用脑的方式。比如下班回到家后,可以自己写写日记,读一读文学作品,切换一下大脑所关注的内容形式。这种“关机”方式,反而有助于提升在工作上的洞察力。


这种“关机”方式是在给自己进行必要的“充电”。如果下班后,晚上还在家中不断地查收、回复邮件,或者为了在截止日期前抢时间而在晚餐后继续工作,这会破坏自己的精力恢复过程。即使是几分钟,也会打断一个完整的自我修复过程。


虽然说,“今日事,今日毕”,但有时我们需要认真反思一下,有些事情是不是真的都是“今日事”。下班后,可以多陪陪家人,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定时定量地使用互联网。


有人说,现在是“注意力经济”时代,只要能吸引到注意力,就能带来经济效益。在互联网环境下解读这一论断,则更是别有深意。商家在利用互联网吸引人们注意力时,的确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无所不用其极。你在使用互联网进行某一操作时,几乎同时就会涌现出大量的不相关信息,来分散你的注意力。


我们必须养成严格限制使用互联网的习惯。在自己专注工作的时间段,严禁查看手机,或者浏览网页,将自己与互联网隔绝。现在很多人都养成了这种习惯,无论是开会,还是在办公桌前工作,时不时地要看下手机。这种行为会破坏自己的深度工作状态,长此以往将导致注意力缺失。所以,我们应该摈弃时不时就“触网”的“恶习”,提高集中注意力和克服分心的能力。


即使在工作时感到厌倦、无聊,也不要用“触网”的方式安慰自己,可以用另一种专注替代。例如,当你工作累了,可以看一下书,或者背一首唐诗宋词,等等。当手上确实无事可干时,还可以选择冥想。冥想可以在通勤路上、等候期间等时间段进行。


远离社交媒体。


想必大家都曾经有过一看微信就停不下来的类似经历。当你正在办公室专心工作时,这时手机响了。你一看手机屏幕上弹出的提示,显示是闺蜜微信群里转发的一篇重磅头条。你最喜欢的那位明星被爆出轨!你实在忍不住解锁手机进入微信,逐字逐句看完了关于此次出轨事件的深度解读。顺便又点击了文末推荐的链接——《历数娱乐界出轨的十大男星》。等把自己喜欢的话题都看完后,发现已经是十一点一刻,接近午餐时间了,结果正事还没干完。


社交媒体固然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好处,但同时也让我们深陷其中难以自拔。微博、QQ、微信等社交媒体无时不在分散着我们的注意力,使我们难以专注于当下。


读完这本书后,我反思了自己对社交媒体QQ和微信的使用方式。之后我就调整了我对QQ、微信等社交媒体的使用方式。


首先,要改变以往“开机即在线”的状态。无论是QQ还是微信,都取消开机自动启动和自动推送信息的功能。每天只能在固定时间登录,查收离线信息。也就是说,要摈弃随时在线的状态。比如,我设置的是每天午餐后和下班后的两个时间段,每次登录时间不超过一刻钟。注意,绝对不要在睡前刷微信或QQ,这会严重影响你入睡时间。很多人之所以入睡“超级晚”,就是因为睡前刷微信,越刷越心奋了。此外,也不要在零碎时间上线,因为一旦上线了,下线可能就比较难了。


第二,精简订阅的微信公众号。其实我们一天下来看不了那么多内容。除非是跟你的工作学习非常相关、非常专业的公众号,可以保留。至于娱乐性质的以及内容雷同的公众号,皆可取消关注了。


第三,关闭微信朋友圈功能,不看也不发。在关闭朋友圈功能之前,我自己已经停止了在朋友圈主动发布内容。之后我就进一步关闭了朋友圈。当初,我还曾经犹豫过,彻底关闭了朋友圈是否不妥。但是仔细回想,其实朋友圈中最多的内容就是各种“晒”和“秀”,剩下的就是“吐槽”。大多数都是没有深度的内容,而且对朋友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没有多大的帮助。我更喜欢的沟通方式是,朋友之间定期或不定期的通电话、见面聊聊,或者聚一聚,互相交流一下近况和想法,碰撞些思想的火花。再不济,一时不能聚在一起的朋友,还可以在微信群中交流。毕竟群聊没有关闭。当然,群聊也要受到定期上线的限制。至于业务交流,我认为在朋友圈上不可能进行深度的探讨,不如在无讼平台上与全国各地的“大牛”们互动。


截至目前,我的朋友圈已经关闭快一年时间了。我发现彻底关闭了朋友圈之后,生活并未受到什么不利影响,反而还节省了不少时间。远离了那些各种“晒”、各种“秀”之后,我的幸福感也增强了。


远离社交媒体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醒着的时候,让思维一直做有意义的事。一天下来这样会很有成就感,第二天会感到更为轻松。这比沉浸在社交媒体中更有意义。


尽量压缩浮浅工作。


当你正在全神贯注地审查一份上百页的全英文合同时,这时来了一封邮件,通知你务必要参加下午2点30分在XX会议室进行的会议。你一看表,这都快上午11点了。更要命的是,这个会议室在你们单位的另一个办公区,即使在不堵车的情况下,也得半小时的车程。然而,当你开完会后才知道,这个会并无实质内容,只是一个沟通、传达信息的会,你完全可以安排你的助手或下属参会,传达信息即可。大半天的工作时间就这么浪费了。


除了这些不必要的会议,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浮浅工作。对于这些工作,我们必须持谨慎态度。它们的副作用往往被低估,而重要性则被远远高估。这些工作诚然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应该尽量压缩此类工作,使它们不至于阻碍我们进入深度工作状态并将自我的水平提升至精英级别。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判断一项具体的工作事项是浮浅工作还是深度工作呢?这里有一个很实用的方法,即,假设安排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来做这项工作,需要培训多久他才能上手?如果需要大半年的时间,那么这项工作就可以被认定为深度工作,如果只需培训一两个月或更少的时间,那么这项工作就可以被认定为浮浅工作。


当然这只是一个建议方案,具体还得每个人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工作性质来分析判断。如果能授权或“分包”、“转包”的工作,最好是转给助手、下属等同事处理。实在是必须亲自处理的工作,在区分深度和浮浅之后,对浮浅工作采取集中时间批处理的方式,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深度工作上面。


对上述几类方案,也许有人会质疑,这是不是有点极端了?会不会影响业务开拓?尤其是关于互联网、社交媒体的使用,是不是有点“不食人间烟火”、不接地气了?


其实,正如你质疑上述方案一样,互联网、社交媒体同样也应该经受质疑。我们不能因为互联网、社交媒体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好处,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它们是完美无瑕、毫无缺陷的。我们不能因为它们能带来很多好处,就完全忽视它们的坏处。正视它们的坏处,不是为了否定它们,而是为了更好地利用他们,发扬它们的好处,抑制他们的坏处。正如古人所说,“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应该是我们主动利用这些工具,而不是让这些工具牵着我们的鼻子走。


此外,可能还有人会质疑,上述方案能完全做到么?现实么?这些方案,的确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不一定能百分之百地完全执行。比如,你们单位一把手突然要找你,这时你就只能结束深度工作状态去会见,并处理领导交办的事务。但这就好比是考试,虽然能考满分的人很少也很难,但是我们不都是希望分数越高越好,离满分越近越好么?尽量按上述方案执行,效果肯定比不这样做好得多。


众所周知,法律工作要求最为严谨缜密,法律人也是最需要保持深度工作状态的专业人士。相信每一位法律人在读完此书后都会产生深深的共鸣。

 

 

编排/吴瑜

责编/孙亚超  微信号:elesun724


在读

热门评论

点击看看法律人在讨论什么
<<<<<<< HEAD
======= >>>>>>> 96172cdab5db5d05644eea1a7a596661ab9491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