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老人只擅画虾——谈法律新人的专业化标签
俞乾文 俞乾文   2018-11-05

 

本文为作者向无讼阅读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来源

 

一、白石老人除了擅画虾,还善画什么

 

白石老人擅画虾,世人皆知。其市场效应是,买齐白石画的人就认可齐白石画的虾,他的虾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是爆款。然白石老人只擅话虾吗?

看白石老人的生平,答案是否定的。齐白石从27岁开始学画,没错,正是我们这样的年龄。从“煮画乡里”到“衰年变法”,从“草间偷活”到“老树著花”,他一直在找寻着自己的极限,又突破着自己的极限,既包括画风,也包括画的题材。对于白石老人擅画虾的看法,他自己一直是有想法的。即便是在78岁的高龄,他还曾发声“余年七十八矣,别人说我只会话虾,冤哉”。

摒弃固有观念来看,白石老人在山水、人物、花鸟画上都有蛮高的高度,其拍出4.25亿价格的《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中,就没有虾;初高中教材里的《蛙声十里出山泉》中也没有虾的影子。

然无论如何,在物质匮乏的特殊年代,当时所生产的大量生活用品包括暖壶、笔记本、脸盆等都选用了齐白石所画的小鱼小虾作为装饰,白石老人身上不可磨灭的标签之一仍旧是“擅画虾”。

 

二、律师的标签化趋势

 

律师业发展到现在,对于全科律师的时代会被终结这一点,行内行外的人是都已达成共识的。从“万金油”到“专业化”的变化亦明显,更多的律师至少不再承认自己是万金有律师。这些律师中,真正走专业化路线的有之,一专多能的也不少,即使仍旧什么都做的律师,至少在介绍自己的时候,也会说自己是某一方面的专家。

身处这个时代,标签化似乎已经成为趋势。随手打开外卖平台,点开“某某牛肉面”,标签是“味道赞”、“服务好”、“分量足”,随意打开一篇文章,也会有三个、五个的关键词在上边。

先抢滩,登陆再说是不少律师的选择,一个个都往自己身上贴不同的标签,“涉外律师”、“知产律师”、“税务律师”、“刑辩律师”、“股权律师”等等。

也许“知产律师”也做其他,但是在分类上,一定以“知产律师”的标签将自己和其他律师区分开来。这么做,当然有好处,人设的差异化一定会带来更高的辨识度。假定当事人现在因为知识产权问题,要找一个律师,这时在他面前出现两名律师,知产律师和非知产律师,恐怕非知产律师都不一定有见面的机会。

 

三、标签化的利弊得失

 

有利有弊,律师标签化也一样。

(一)金牌律师不懂刑事

几年前大陆播出的律政剧《金牌律师》,朱言律师,真正的婚姻法专家,在婚姻案件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专业性没得说。但偶遇刑事案件,其离婚案件的当事人,因为借款没有还的问题,涉及刑事案件被抓。朱律师就不会了,她在刑事案件的认知还不如当事人。不难看出,专业化的过程,本是切割的过程,把其他部分都切割出去,剩下的才是专业。有此认识,一旦“专业化”等同于“标签化”,则意味着,贴上标签的同时,默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放弃标签之外的领域。

(二)涉外律师也涉内

涉外律师纯涉外当然OK,但是也想涉内呢,此时就比较被动。情景假设,当事人在国内遇到问题,找到两名律师,其中一名是涉外律师。此时当事人有可能觉得,一名是涉外律师,那国内的应该不会啊,就找另一名律师吧。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以上将自然而然的带来标签化的选择问题。

 

四、标签选择需谨慎

 

标签化和专业化还是有差异的。专业化是不做什么的艺术。专业的行政法律师,放弃民事、放弃刑事、放弃法律顾问。以下是我们在网上查到的“行政诉讼第一人”袁律师的案由分析可视化结果,行政类案件占比92.65%,国家赔偿6%。

初出茅庐的新人,要不要给自己打标签,怎么给自己打标签,就这两个问题,我的想法仍旧是,需要打标签。

作为新人,瞧瞧自己手上的武器库,经验缺、资历欠、人脉无,不说一无是处吧,也好不了多少。都说劣势转化为优势,怎么转化,在面上没有可能赢的情况下,又怎么在点上有所突破,做到极致。我们认为在细分领域给自己贴个标签是有可能实现这一目的的。

剖析自己,我的第一个标签是“商事保险律师”。为了坐实这一标签,这一年里,我的一切输出都是围绕“商事保险”展开。包括说在无讼平台上发表文章、写案件解码、参加法律服务产品的设计、参与市律协举办的论文研讨比赛等等。要说这一标签是否真给我带来什么切实的实惠,我表示呵呵。但是又有什么关系的,就法律行业中细分领域的选择,我早已做出,扎根商事保险法。

奈何襄王有心,神女无梦,地区商事保险纠纷的体量实在有限,在现实面前,不得不做一些的妥协。我准备给自己贴的第二个标签是“传统法律行业的颠覆者“。我们正准备自己做、也包括与人合作,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为了解决生存问题,兼找寻发展的路径。

如果说,把大罐的茶叶装到小罐子中卖也是一种创新的话,创新实在是不难。律师费怎么收,要么按各个省提供的标准,要么做风险代理,前者委托人没底,后者律师没底,能不能有第三条道路?律师咨询不收费,律师咨询费贵,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解决这一个个的问题。都说后喻时代已经到来,我们相信法律行业是存在被颠覆的可能的。在他人还没有涉足的领域,先探探路正是我们的夙愿。

 

五、小结

 

我们对于法律新人的专业化标签的设定,给出几个建议。1.刚执业的律师,又擅长刑事辩护,又精于民商事纠纷,还对知识产权有丰富经验,劳动、工伤问题不在话下,这样的介绍,怎么看怎么没有可信度。自己都说服不了的介绍,还是不建议摆上去了。2.如果在细分的专业领域上没有突出特长,或者还没有确定方向,不妨将某种能力作为标签,比如“写手“、”辩才无碍“、”检索能手“等等。正如罗胖所言,玩法有很多,这边不亮,那边亮,即可。

 

编辑/董唯唯

 


在读

热门评论

点击看看法律人在讨论什么
<<<<<<< HEAD
======= >>>>>>> 96172cdab5db5d05644eea1a7a596661ab9491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