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干货|民法典合同解除制度的十大变化
  2020-06-27

本文转载自:民事法律参考

 

1、增加的合同僵局中的解除制度

第五百八十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请求履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

(二)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

(三)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请求履行。

有前款规定的除外情形之一,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终止合同权利义务关系,但是不影响违约责任的承担。

 

2、增加了不定期合同的解除制度(第563条第2款)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3、增加了解除权行使的除斥期间(第564条第2款)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自解除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不行使,或者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4、增加了解除通知中的自动解除内容(第565条第1款第2句)

通知载明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履行债务则合同自动解除,债务人在该期限内未履行债务的,合同自通知载明的期限届满时解除。

 

5、增加了对方有异议时启动公力救济程序的主体(第565条第1款第3句)

对方对解除合同有异议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行为的效力。

 

6、增加了直接以公力救济方式请求解除合同的制度(第565条第2款)

当事人一方未通知对方,直接以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方式依法主张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该主张的,合同自起诉状副本或者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对方时解除。

 

7、增加了公力救济时合同解除时间节点的规则(第565条第2款)

当事人一方未通知对方,直接以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方式依法主张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该主张的,合同自起诉状副本或者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对方时解除。

 

8、增加了违约解除时的违约责任承担规则(第566条第2款)

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9、增加了合同解除对担保责任的影响(第566条第3款)

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10、对典型合同中解除规则的修改(如:第933条)

委托人或者受托人可以随时解除委托合同。因解除合同造成对方损失的,除不可归责于该当事人的事由外,无偿委托合同的解除方应当赔偿因解除时间不当造成的直接损失,有偿委托合同的解除方应当赔偿对方的直接损失和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

 

 

1.刷爆朋友圈的《律师咨询须知》:咨询律师的正确方式

2.实务收藏|连带责任法律依据汇总(含《民法典》新规)

3.法官详解:微信截图可以当借款凭证的3个要点

4.实务干货|民法典债权转让重大变化:不仅通知债务人,还须通知保证人!

5.实务干货|办理房地产案件必备的37条裁判指引

 

 

 


在读

热门评论

点击看看法律人在讨论什么
<<<<<<< HEAD
======= >>>>>>> 96172cdab5db5d05644eea1a7a596661ab9491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