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盛 浙江一墨律师事务所
本文由作者向无讼阅读独家供稿,转载请联系无讼阅读小秘书(wusongyueduxms)
导语:作为一本经典的批判性思维读物,《学会提问》在美国被誉为指导批判性思维“最成功的”书籍之一,现已出至第十版。本书的两位作者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文中引用了大量的案例,并在每章节后附上思维练习,为读者学会批判性思维提供了较好的指导。
众所周知,批判性思维是律师执业的必备技能之一。那么,什么是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有哪些类型,如何进行批判性思维?在阅读完本书后,笔者试着从上述三个方面,来探讨批判性思维对律师工作产生的影响。
一、批判性思维的内涵
批判性思维作为本书中一个术语,其内容主要涵盖了三方面:一是有一套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的意识;二是恰如其分地提出和回答关键问题的能力;三是积极主动地利用关键问题的强烈愿望。本书的目的就是激发读者朝这三个方面发展。这一解释比较抽象,其实关于批判性思维的内涵,我们还可以通过类比两种常见的思维方式得到更加深刻的理解:即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
所谓海绵式思维,是指类似于像海绵吸收水分一样尽可能多的吸收外部信息,但它有个致命缺点:就是不对各种信息做出筛选。这类读者逐字逐句细读材料,做笔记,加深记忆和理解,却不对其进行评价,如果长期依赖这种思维方式,造成的后果就是会对自己读到的一切深信不疑;而淘金式思维,就是指带着问题去读书,它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质疑并做出取舍,这种思维方式无时无刻不在批判性地评价所读的材料,并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因此,批判性思维的关键就是批判性提问,这是检索信息和搜寻答案的最好方法。例如在律师工作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对各种信息进行检索,虽然检索的前期工作也可能是海绵式的,进行全面的信息获取,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但是要获得有参考价值的信息,除了通过“无讼”等可靠的检索渠道,还要结合自己的问题评价和辨别所检索到的信息,不断进行筛选,才能找出最佳答案。
二、批判性思维的类型
“批判性思维既可以用来捍卫自己的观点,也可以评价和修正自己的观点”,本书的作者就此对批判性思维进行了强弱的区分:把弱势批判性思维定义为利用批判性思维来捍卫自己现有的立场和看法,其目的是抵制和驳倒那些与你意见不同的观点和论述,并认为弱势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消极的方式,因为它意味着对接近真理漠不关心;把强势批判性思维定义为利用批判性思维来评估所有断言和看法,尤其是自己的看法,以保证自己不会变得自欺欺人和人云亦云,并将其归于思想开放的一种状态。
其实,以律师的视角来看,批判性思维更是一项工具或者技能。因为律师作为案件的代理人或辩护人,肯定会存在鲜明的立场,并且必须维护这个立场。批判性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身观点的漏洞和缺陷,便于我们查漏补缺,甚至找到对方观点的漏洞,通过批判对立观点来维护自身观点。因此,若在律师工作中区分批判性思维的强弱并没有太大意义,唯一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尚未掌握案件的全部信息并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分析之前,不应封闭思想或固执已见。我们需要坚持自己的观点,但这个观点应该是我们经过批判性思维论证出来的。
三、批判性思维的运用
简单来讲,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阅读的步骤如下:首先要明确论题和结论,找出理由、假设和证据;其次对理由是否足够、假设是否成立、证据的效力如何等做出判断;最后判断推理过程中是否存在谬误、有没有替代原因、有没有重要信息被忽略等。按照上述步骤逐一进行分析后,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
随后,将这一方法运用到实务中,我们就会发现,很少有问题可以简简单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更多的是一种逻辑严谨的思考方式。例如在阅读法律文书时,我们一般常见的是三段论,即大前提(法律规范)—小前提(案件事实)—结论,但从批判性思维的角度出发,轮到我们自己写作时,就需要走得更远。由于具体的案件事实与法律规范的适用之间还存在着相对应的问题:一方面,法律上的案件事实是通过证据来还原的,并不存在绝对客观的事实,只有依照法律要求用证据支撑的事实;另一方面,案件事实的外延并非能够完全落入到法律规范涵摄的范围内,即其外延不一定窄于或等于法律规范,也有可能宽于法律规范或两者存在交叉部分。因此,如作者所言,我们要警惕一厢情愿,即在认识到自己有似是而非的倾向时,就要问自己:是不是因为我希望它是真的,还是有确凿证据证明它是真的。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将案件事实和法律规范中的构成要件逐一进行对比和审查,并在论证过程中找出价值观假设[价值观假设:就是在特定情形下没有明说出的对于一种价值观超过另一种价值观的倾向。]和描述性假设[描述性假设:就是没有说出来的关于世界过去、现在和将来是怎么样的一种看法。],将假设成立的推理揭示出来,进一步说明为什么得出这个结论,这样才能提高论证分析的准确性和说服力。
结语:读完本书,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掌握批判性思维,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正如作者所说:批判性思维不是只开花不结果的业余爱好……或者要显摆你智力超群时拿来充充门面。它是通情达理的人的坚实基础。信仰固然很奇妙,但是信仰的结果却寓于我们随后的行为之中。没错,法律是一门实践性的科学,批判性思维能使我们基于逻辑的判断去行动,因此,当我们掌握了这一门方法之后,最重要的是将其运用到实务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执业技能。故笔者推荐本书,愿批判性思维能成为律师工作的助力器,并以此与大家共勉!
编排/童静静
责编/张洁 微信号:zhengbeiqing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