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辩律师的读书笔记与实践运用
穆杉霖 穆杉霖   2018-08-19

 

本文为作者向无讼阅读独家供稿,转载请联系无讼阅读小秘书(wusongyueduxms)

 

对于一个有志于刑事专业的律师,技能和理论的提升将有助于精进和发掘自己的业务,故在办案之余开启了每日至少五十页、周末三百页的艰难阅读,速读之后又进行了遗忘和精彩部分回味阅读,让每一遍的阅读都能有侧重和收获。本文简短并无专业术语之赘述,主要介绍最近阅读的几本书以及实践运用上的启发。

 

最近阅读了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公诉部副主任赵鹏老师的《刑事出庭修炼手册》通过公诉人的角度来发现律师如何在法庭上成为控辩高手,例如,如何发问被告人、证人,如何练就引人入胜的雄辩说服力,如何练习、如何思考,如何避免被套路、如何躲过梅森陷阱等各种套路,如何脱稿、如何结合证据制作事实审查清单、如何利用捕鼠利器询问证人、如何利用细节制造矛盾等等从细节上深入浅出对套路娓娓道来,这些经作者总结出庭经验的精髓可以在办案中直接利用,读完受益匪浅。

作者的一些经验也引发了我的思考,让我进一步的思考在自己承办案的案件中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应对的方法。

 

运用作者的经验,我得到启发,用百度脑图试着制作了一个证据与被告人辩解对照的分析图,将被告人辩解放在图表之下,将与之相对的证据放在图表之上,通过对比的方式验证被告人辩解的不合理性和虚假性,后又由于美化的问题将图分解拆分成几个小图,可以更直观地显示观点。

在此基础上一遍遍的修改、精进自己办理某故意杀人二审案件的发问提纲,从关于案件事实的步骤细节发问,揭示被告人辩解的矛盾和不合理性的角度进行修改,用情景重现、分解问题的方式简化发问提纲,避免使用诱导性反问,但使用可以制造被告人供述相互矛盾的发问。

对于被告人供述的矛盾之处进行变换角度的重复,把被告人辩解的不合理处突出,把真相呈现给法官,试图通过发问赢得裁判者支持。然后将代理意见按照事实和证据、法律理解、法律适用、刑罚意义四个方面进行了顺序化、条理化。本书作者的谦虚积极的学习态度也点燃了我巨大的读书热情。

 

阅读完此书,我又阅读了国家一级律师、刑事辩护专业律师王亚林老师的《精细化辩护标准流程与文书写作》。本书不仅有着刑事律师各流程的文书模板,还有律师与当事人委托人谈话的笔录的点评,点评了实践中律师经常犯的错误或瑕疵,例如,如何回答嫌疑人的边缘性问题,可委婉的回答律师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做律师应该做的事情,有利于律师更好的防控风险。

还有怎么做好阅卷笔录的模板,用细致梳理分类证人证言、嫌疑人口供、书证、鉴定笔录等证据材料,并在每一类证据材料归纳之后再做总结,给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当然最过瘾的还是辩护词和某涉黑案件庭审笔录的激辩,让我如同身在法庭经历了一场辩护律师与公权力对抗的完美胜利。辩护律师如何找准辩点,如何敢于对抗,给了我很深的启发,反思自己应在尊重法官的基础上,变换角度,委婉而有力地提出对证据、程序的异议。

 

读完以上几本后我发现:虽在庭上应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生活语言,但是也离不开相关理论的支撑,在撰写代理词、辩护词等文书时,如果没有相关理论知识的积累,也会逊色和无力。故我又捧起了陈兴良、周光权教授主编的《刑法总论精释》,本书分为上下两册,可作为工具书使用,及时查阅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使用书中的观点和论述,也可仔细深入研读。

对于此理论专著,我读得较为缓慢,先将此书中的主干大体阅读,然后再专注于实践中需要的部分进行阅读。如其中的犯罪构成思维方法,如在犯罪论体系中坚持事实判断、价值评价相分离的原则,遵循客观判断优先于主观判断的原则,构成要件该当性的形式判断优先于实质判断的原则,定型判断优先于个别判断的思维方式。

 

由于最近接触了一起共同犯罪案件,故对于第九章共同犯罪的部分较为感兴趣。除了管辖权及证据的问题,在辩护思路上我开始思考是否可通过前后无关、事前无通谋、抽象事实的认识错误将部分嫌疑人共犯的脱离或中止。另外对于犯罪构成的该当性也进行了阅读,思考是否可以通过嫌疑人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方面为嫌疑人脱罪。此书上下两册仍未读完,除了带着问题去阅读,还应坚持啃读其中的理论深度。

 

同时在读的还有《胜辩 尚权无罪辩护案例选析》,本书以案例的形式介绍无罪辩护的实际操作,分为诉讼进程、控方观点、辩方观点、法院认定、法律规定、法律解析几个方面。我读了第一个无罪辩护案例-福建许金龙、张美来等四人抢劫杀人案,该案例被写入2016年度最高人民检察院及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司法领域人权保障的新进展》白皮书,并被中国案例法学研究会等机构评为2016年度“十大无罪辩护经典案例”之一。

 

读完可以详细的了解案件的每一个细节,我像看案卷材料一样仔细的看着案例里的控方观点。在阅读完辩方观点后,就会对照自己的代理意见是否表述足够清晰,从证据再现到推理结论是否直接,以这样的标准来修改自己的文字。

 

这个无罪辩护的案例是从非法证据排除、口供与现场勘查笔录等现场痕迹不符、口供中事实无其他证据证明、有证据证明各被告人不在案发现场、证言系伪造等各种角度进行辩护,对证据的对照分析细如毛发。

例如:被告人口供中地面的砖为四方转,而根据现场照片地面砖为六边形砖, 被告人口供中对现场具体家具摆放与勘验笔录不符、被告人口供与尸体照片、死亡鉴定书不符,被告人供述之间的捆绑门环的塑料绳不符、撬挖房门数量、撬压痕迹不符、捆绑被害人顺序、现场沙发踩踏痕迹、西后房半楼上翻动痕迹不符、白色布袋丢弃位置不符等等证据无法印证的情形,形成了对控方观点的全方面驳斥,也显示了刑辩律师的巨大工作量。

最后再审法院认定缺乏与原判认定事实相关联的客观证据,原审三被告人有罪供述之间、证人证言、现场之间均存在无法排除合理怀疑的矛盾和疑点,四被告人无罪。

读完这个案例我感受只有刑辩律师的巨大付出,才能感受到运用无罪辩护得以洗冤昭雪的律师最高荣誉。

 

律师除了深入研究法律知识外,还应当了解学习与办案有关的相关侦查破案的知识、犯罪心理学、沟通艺术等等,可以更好的了解侦查机关的办案思路,也方便与委托人以及嫌疑人的沟通。除了兼顾休闲观看侦探、法医破案电视电影之外,我还在Kindle阅读上购买了相关的电子书如FBI表情行为学、自控修炼学、逻辑推理学、FBI套话术,沟通的艺术等,一般在睡前或陪娃等零碎时间阅读,此类电子书价格便宜、专业性不强,阅读起来也简单轻快。

 

其实不管哪一类的阅读,都应见缝插针、坚持不懈,对于律师来讲,书本和实践都是最好的进步方式,律所大量的书籍资源也给我了这样的机会。刑事律师需要大量的看卷,也是需要培养在快速阅读和细节阅读中寻找线索,需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以上是我这段时间的读书笔记,总结并激励自己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

 

编辑/董唯唯

 


在读

热门评论

点击看看法律人在讨论什么
<<<<<<< HEAD
======= >>>>>>> 96172cdab5db5d05644eea1a7a596661ab9491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