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作者向无讼阅读独家供稿
我们都知道,熟练掌握某一项技能,让其成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定要经过反复多次的练习。道理我都懂。为什么自己依然做不好呢?为什么精英律师永远是行业翘楚,我却无法从业内脱颖而出呢?
我们每天学习半小时法律英语,跟外国客户交流却无法做到流利地表达;
我们每周坚持写作一篇法律评论,可是阅读量少得可怜,无法吸引读者的眼球;
我们每月坚持阅读一系列法律检索的文章,可每当自己亲手实践,检索一些法律问题时,却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So,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那些轻而易举就精通了很多技能的天才们,他们成功的奥秘又是什么呢?
天才存在吗?存在。历史上的很多杰出的科学家,比如牛顿、爱因斯坦等,他们毫无疑问属于天才,一个小小的灵感就可以激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出一项又一项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科学理论。可是现实中,我们身边的那些大咖律师,他们绝大多数都不是天才,因为经过了后天严格的刻意练习,他们才成为了今天的自己。
什么是“刻意练习”?
首次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loridaStateUniversity)心理学家K.AndersEricsson。这套练习方法的核心假设是,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而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这些小任务必须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完成这种练习要求受训者思想高度集中,这就与那些例行公事或者带娱乐色彩的练习完全不同。“刻意练习”的理论目前已经被广泛接受。
为什么可以“刻意练习”?
大脑就像肌肉,越练越发达。伦敦出租车司机入行之前必须通过一项极其艰难的测试。他必须对以查令十字街为圆心的约9.6千米的半径范围内的区域有全面的了解,对于区域内的任何街道和建筑物的位置都必须了如指掌。为了掌握这些知识,打算参加测试的出租车司机要花上数年的时间把把伦敦的大街小巷的位置全都熟记于心,由此产生的记忆力和导航能力确实让人感到震惊。研究人员通过对获得许可的伦敦出租车司机的大脑进行核磁扫描,发现其海马体后部蕴藏着更多的神经元和其他组织,增强了他们的导航能力。
所以大脑的适应力远比我们本身要强,你不用怀疑大脑能不能记住那么多学科的知识,要知道但其实我们的大脑才是世界上最精密、复杂、实用的思维工具。所以重要的是方法,大多数律师只要采取了科学的训练方法,对于写作、演讲、谈判、辩论等律师核心技能的的掌握,完全可以达到大师级的水平。
告诉自己,没有什么不可以!
为什么要“刻意练习”?
从菜鸟律师晋升到律界精英,刻意练习是一个必经之路。
杰出的律师区别于普通律师的因素在于创建的心理表征的质量与数量不同。通过多年的练习,杰出者针对本行业或领域中自己可能遇到的各种不同局面,创建了高度复杂和精密的表征。
举个例子,在需要检索一个法律问题的时候,通常情况下,普通律师解决检索问题的思路是“发散性”的,即以某一问题为核心,随机辐射式地排列可以想到的检索工具和检索资源,并逐一查找,但发散性的思维会存在检索结果无法核验等诸多弊端。而一位优秀的律师,他早就具备了体系化的检索思维的心理表征,他会对法律问题关键点进行分析,遵循三步走策略:建立检索层级;梳理检索步骤;留下检索痕迹。优秀的律师懂得合理地选择检索工具,全面地调用知识储备,及时地核验检索结果,从而让检索技能成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知道了与职场大神的差距在哪里,那么我们就要学着通过刻意练习,也获得这一的能力。
律师如何进行“刻意练习”?
这里所谓刻意是指主动去练习,是指有意识的学习强手、恶补短板,而非仅仅是做每日简单的复制动作。
用“三个F”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这三个F,即:专注(focus)、反馈(feedback)以及纠正(fix it)。
下面是刻意练习的方法和特点:
1、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明确目标非常重要。达到目标之前,我们将面临很多问题,但多数时候我们知道存在问题,却不知道问题是什么。一旦你对问题了如指掌,便可以针对性地设计一些练习,来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你在练习法律英语的时候,当你掌握了26个字母和基础的法律英语词汇单词、语法之后,说出来的话别人根本听不懂,可你根本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是发音不正确,还是词汇贫乏?如果找不到自己的短板,盲目训练下去,水平是很难提升的。假如你反复回放自己的口语录音,结合别人的反馈,发现是自己的发音问题,那么你完全可以48个元音重新认真地学习一遍,熟练掌握它们的标准发音,而不是一次又一次毫无目标地练习对话。
2、注意力高度集中
刻意练习要想取得预期效果,学习者需要保持专注和投入的态度。
在较短的时间内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来练习,比起在更长时间内只投入70%的努力来练习,效果更好,是更加迅速地提升新的技能水平的最佳方式。
练习途中,如果你发现自己的注意力无法集中,那就需要暂停练习。比如一些律师参与模拟法庭训练中,如果他在走神,或者感到很轻松,并且只是为了好玩,他可能不会进步的。
此外,一定要确保每天都保持足够的睡眠,以便能够最大限度地集中精力练习。
3、获得反馈
有些律师也是刻苦地练习辩论,演讲等技能,但进步却不大?这主要是没有获得及时反馈。
大量练习后能获得有效的反馈,它就像一个导航仪一样,不断指引你该怎么走,才可能到达目的地。
如果你在一段时间(一般3个月卓越)一直做着同样的练习,比如每天都训练法律文书写作。坚持3个月后,你的文章依然存在论证不充分、语病、逻辑混乱、错别字等问题,那么,你就该想想你是不是需要向高手请教了。优秀的教练知道学习一件事情的最佳次序,他会给你演示正确的行为、提供有效的反馈,并且避免你“走弯路”。回顾我自己的学习历程,凡是参加过培训班、有精英律师辅导的技能,一定是“入门起步”最快的。比如,我最近参加的无讼学院的律师技能线下培训班,由于培训过程中受到了业内精英的指点和反馈,所以我的检索信息、制作图表、组织证据、撰写文书、开庭表达等律师必备核心技能,感觉进步特别快。
如果没有条件参加法律技能培训课程或者找大咖律师辅导怎么办?
其实我们已经拥有了一位无所不能的“教练”:互联网
你可以通过网络,找到:
①丰富的学习资料、工具(书籍、视频、录音、软件等)。
②特定领域的学习社群(qq群、微信群、论坛、线下沙龙等)。
通过互联网自主学习,你仍然可以从大咖律师总结的“学习攻略”中快速的进步。
4、走出舒适区
人性喜欢稳定,刻意练习,就是不断走出舒适区。大脑对于处在舒适区之外却离得不太远的“甜蜜点”上的挑战,改变最为迅速。
以写作法律评论为例,很多律师开始写作的时候,刚写了一小段,甚至阅读写作素材的时候就觉得厌烦,这种其实是大脑的一种保护机制,当它感觉到你真的很痛苦、很抵触的时候,它会想办法来转移你的注意力让你休息一下。可是只有坚持下来,我们的写作水平才可能有收获。
有些律师在写法律评论感到心烦意乱的时候,跟自己说,再坚持一会,这样日积月累,发现就这么一直坚持下来,慢慢地找到了写作的感觉,越写越顺,越写思路越宽,也发表了不少自己的作品,进而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
结语
如果你想获得优美的体型,只是自己苦练,肌肉不一定匀称美观;你要单独针对某些薄弱的肌肉群进行训练,才可能有好形体。如果你想提升自我,那么,你就该刻意练习了!
责编/孙亚超 微信号:elesun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