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作者向无讼阅读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可视化技术最早运用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计算机科学领域,而法律服务可视化是近几年律师界在法律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产品化探讨过程中提出的新课题。法律服务可视化的主要着力点在于:利用普通工具解决律师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传播不对称问题,从而提升法律服务质量。
我个人认为法律服务可视化的意义有四个方面:一是展现全貌,许多案件或者一个案件的各个方面包含多个不同的元素,其中的一个元素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元素,如果不采取可视化,则无法看到全貌、也无法进行真正的讨论,不利于将事实问题转换为法律问题,也不利于将法律知识转换为客户能够理解的语言;二是增强理解,便于对话、探索和交流;三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增强审视;四是利于处理异议问题,在讨论过程中出现观点不同时,争论的双方看到自己的观点得以记录并展现于众时,情绪会逐渐趋于缓和(心理学原理:我的观点不再被人忽视了)。
下面,我结合自己在法律顾问工作方面的学习、实践和思考,谈谈可视化理念在法律顾问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从大的结构而言,法律顾问工作可以分为三大阶段:正式签订法律顾问合同之前的缔约阶段、法律服务阶段和总结阶段。
一、缔约阶段
通常而言,客户在正式委托某律师作为其法律顾问之前会有洽谈(或者招标)等活动。律师为顺利签订法律顾问合同,一般会向目标客户发送《法律顾问服务方案》,一般包括律师事务所简介、律师(团队)简介、服务方式、收费方案等内容。但此方案是大多数律师都在从事的准备工作,没有创新性,更不一定符合目标客户的实际需求(法律上的痛点)。
我认为,在《法律顾问服务方案》中的重点内容是有针对性地对目标客户进行法律分析,比如涉诉案件报告,指出客户在法律上的痛点。客户涉诉案件报告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案例数据库检索目标客户近年来的诉讼案件情况,并进行分析(具体分析项目包括客户涉及案件的具体名称、时间、审理法院和案号、案由、诉讼地位、裁判结果、法律风险点分析和建议),报告的重点内容应是法律风险分析以及建议;另一种是如果客户是初创型公司或者暂时没有涉诉案件,那么则通过案例数据库检索目标客户所在行业的涉诉案件情况,从而提出法律风险防范建议。
下图是客户有涉诉案件的法律分析表:
另外,还应该对客户的涉诉案件进行宏观的统计(案由分布、胜诉情况等),如下图:
对于客户暂时没有诉讼案件的情况,那么则根据客户所在行业特点,在案例数据库中检索类似企业的涉诉情况。例如,目标客户是一家餐饮企业,那么通过检索分析后,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分析汇报:
一是餐饮行业历年的行情形势:
二是全国餐饮行业近年来的涉诉案件数量情况:
三是全国餐饮行业近两年涉案的类型:
四是对各个风险点的具体情况(如租赁合同纠纷)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在此不再举图例。
综上,我个人认为在洽谈法律顾问的过程中,给目标客户一份相对完整、专业、用心、量身定做的法律服务报告是打动客户的"定心丸",即使客户最终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委托自己,但至少在专业上进行了一次正面展示,而不是仅仅呈现给客户一份千篇一律、长篇累牍的事务所介绍等等,甚至可能是负面营销。
因此,我认为一份相对完整的《法律顾问服务方案》应当有如下结构:
在方案报告的呈递上,如果是先期投标,制作精美的标书是必要的;如果是面对面洽谈,则不仅应及时呈递上已经制作好的标书,还应该用PPT(keynote)等方式进行现场讲解。
二、服务阶段
在法律顾问服务阶段,要坚持将法律服务的每一个过程有形化,这是所有法律服务标准化、流程化、产品化的基本落脚点和出发点。我认为,在服务的过程中,要坚持"一个顾问单位一个档案"原则(档案的结构如下图),即一个顾问单位一个文件夹(一级文件夹),一级文件夹之下建立"工作台账"与"服务类别"二级文件夹,服务类别有"合同修改"、"诉讼案件""法律培训"等文件夹,"合同修改"等二级文件夹下建"顾问日志""原稿""修改一稿""修改二稿""终稿及发送界面"等文本文件。
(一)工作台账
台账原是指摆放在台上供人翻阅的账簿,故名台账。对顾问律师而言,工作台账就是利用Excel表格等工具记录工作中通常涉及的格式化内容。在这方面,吴锋律师的《如何利用常年法律顾问服务深度挖掘业务》以及《像阿甘跑步一样笨笨地记载"工作台账"--日常法律顾问基础》两篇文章值得阅读学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网络检索)。工作台账可分为:电话咨询台账,合同台账,律师函台账、诉讼案件台账等。每一个台账都有单独的记录内容,比如合同登记台账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合同编号、合同名称、合同概况、签约方信息(名称、地址、联系人及电话等)、签署日期、签署地点、期限、金额、收付款方式、重要节点、合同执行情况、纠纷管辖法院、经办人及其他日常可能需要频繁查询的信息(简例如下图)。
(二)顾问日志
相对于台账的一目了然、便于查询,顾问日志的作用是对每一个法律服务(例如每一个电话咨询、合同修改)进行较为详细地记载,相当于律师的工作日记。顾问日志的形式为一个单独的文本文档建于某一个单独的文件夹之下(例如修改了某份合同的文件夹),顾问日志的主要内容由:时间、地点、参加人、主要内容等。具体如下图:
(三)工作过程全记录
记录工作过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比如将电话咨询的事项记录成上图中的日志就为一例。其实能够记录工作过程的方式有很多,比如修改合同。如前文所言,"20150908为××公司修改买卖合同"这一文件夹下包含"稿一"、"稿二"、"稿三"等过程文件。虽然我们发送给客户的可能只是最终稿,但是一定要将各个草稿保存,或者将其中一份比较完善的草稿与终稿同时发给客户,方便客户明白律师到底修改了何处。那么各个版本的草稿应该保留修改痕迹,以Word文档为例,使用批注模式和修订模式,完整地记录合同的修改情况,如下图:
三、总结阶段
在一个年度终结时,顾问律师应当对本年度的工作进行总结(如果顾问单位的事务较多,可以分半年或者季度终结)。最好的总结方式,就是为客户送交《法律顾问工作述职报告》,此乃"聚沙成塔"的结果,以有形化的报告解决"顾问律师拿了钱,没啥做事""我每天累得要死,这点顾问费"的问题。如下图: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法律顾问工作述职》报告的制作方法:
1.《法律顾问述职报告》一般由封面(含书脊)、扉页、目录、顾问工作总结、顾问日志及资料、法律意见书(视情况添加)、封底七部分构成。
2.封面及书脊。封面为蓝色硬纸张。封面左上方可以是律师事务所的logo标志,正面上方第一排文字为顾问单位的全称,字体为方正大标宋简体,字号根据文字多寡而调整;第二排"法律顾问工作",字体为方正大标宋简体,字号根据文字多寡而调整;第三排为顾问服务时间,字体字号自行选择;页面正中间为"述职报告",字体为方正大标宋简体,字号根据页面而定;页面底部为律师团队名称以及时间。书脊格式为"'企业全称'+'法律顾问'+'述职报告(一)'",字体为方正小标宋体,字号根据字数多少而定,居中对齐。具体样式如下图。我本人设计封面用的软件是coreldrawx4,读者朋友不必学习此软件,只需要按照本文介绍的模板,去打印装帧店进行设计,但是一定要仔细告诉打印工作人员你想要的模型(监工)。
3.第一页为扉页,内容和板式与封面正面内容完全相同,黑白打印。
4.目录。"目录"居中对齐,二号字,宋体。目录正文一般使用二级层级。第一级层级主要为:法律顾问工作总结、法律顾问事务整理(分为合同修改、诉讼案件、法律培训等)、法律意见等;第二层级主要是对一级层级的细分,结构清晰。
5.顾问日志及资料。包括顾问日志、原版材料、修改及草拟的材料、书面法律意见、发送邮件截图等并基本按此顺序排序。这里就是体现第二步法律顾问服务过程中资料的管理情况。
6.封底。封底,例如团队简介、团队宗旨等。
7.述职报告每本装订200页-250页(2cm-2.5cm)左右,厚度适中,符合阅读。
8.述职报告至少应当装订两套,一套呈送给顾问单位,一份律师自行存留,成为律师的工作成果展示。至于述职报告的纸张,奢简由己。
当顾问律师将一套述职报告呈递给客户时,不仅仅是对自己工作的最好总结(实务成果大于言谈),也是对自己最好的宣传。
律师的专业水平是道,将可视化等理念运用到工作中可以提高律师的术。二者结合,犹如珠联璧合,对于提升律师的专业形象以及知识管理都大有裨益。
实习编辑/雷彬
为无讼供稿/tougao@wusong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