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怀东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本文为作者向无讼阅读独家供稿,转载请联系无讼阅读小秘书(wusongyueduxms)
美国《宪法》的起草者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事是没法避免的,第一个是死亡,第二个是税收。”的确,生老病死谁也无法避免,那税收呢?以公司为例,税收作为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最大的成本之一,从一个公司注册到注销的整个过程,即使在破产清算后仍然需要承担税收缴纳义务。问题来了...
一、税收真的不可避免吗?
如果这位美国国父泉下有知,知道今天美国的苹果公司避税高达600亿美元正被欧盟围追堵截,不知他会站起来帮苹果,还是帮欧盟?美国为世界最高法定税率之一,企业所得综合税率约为39%,苹果公司真正承担的税负仅为0.06%,它是如何做到的呢?
关键在两点:
1、未雨绸缪巧妙选择税收管辖地。苹果公司利用美国税法与爱尔兰税法税收征管的不同规定,将自己变成“双重非税居民”(苹果公司将其子公司注册地设在爱尔兰,其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则设在美国,爱尔兰法律是以公司实际管理机关所在地作为判定税务居民的标准,美国法律是反着的,认定税务居民一般只看公司的注册地,而不看公司的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这就为苹果公司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法律上的筹划空间)。
2、周密的协议安排设立避税防火墙。利用美国苹果与爱尔兰苹果公司签署《成本分摊协议》,以分摊知识产权研发费用为名,使得整个苹果公司60%收益留在爱尔兰苹果,同时将该协议送美国税务机关备案避免被稽查。同时利用爱尔兰苹果与爱尔兰的税务机关签订的《预约定价协议》,使其爱尔兰公司按运营成本的8-20%作为纳税所得额,而不按实际销售收入缴纳企业所得税,使得爱尔兰的税务机关也不会对其进行稽查。
由此可见,税收并非真的无法避免,只是缺乏“对避税缜密的法律技术安排,和对避税筹划的充分认知”。
二、从吃肯德基全家桶看“避税的原理”
上面跨国公司的避税案例似乎过于高大上,举个通俗的例子或许可以更近的感知“避税原理”。大家都去过肯德基,肯德基超级外送全家桶118元,单点大约是158元,套餐比单点省近40块元,如果把单点的价格比作各税种应纳税额和不同税率,套餐是优惠政策,你根据用餐人数和用餐偏好所做选择和性价比计算相当于税收筹划,省下的40元就是你的节税额,这就是合理避税(差异化原理)。如果你明明点了两个汉堡,却故意按一个的价格付费,就相当于逃税,你点了两个汉堡,因为疏忽大意只按一个结账,相当于漏税,如果你拒付,跟店员人打起来这就相当于抗税。
三、避税的本质与定义及合法性之辩
避税本质:借助不同地域、政策、交易方式等差异性,实现少交、不交或缓交税。避税避税的定义:是指在遵行税收法律法规(或法律未禁止)的前提下,当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纳税方案时(不交税方案、少交税方案、延迟交税方案),为实现最合理纳税而进行的设计、运筹和法律选择。
透过避税的本质和定义,从税收法定原则出发,基于我国现行法律并未明文禁止避税(法不禁止即自由),因此避税应为合法行为,因此笔者认为避税只存在合理或不合理的问题,但避税的方法却存在合法与非法的问题。
四、避税不可逾越的法律底线在哪?
通过上表的比较可以看出,避税通常发生在纳税义务发生前,而逃税、漏税、欠税、骗税、抗税通常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后。
公司避税的法律底线:务求杜绝抗税、骗税、逃税,在纳税义务发生前进行积极依法筹划;出现漏税、欠税应及时补缴,而不应转移隐匿资产;在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之间,两害相权取其轻,应务求避免将行政责任转化成刑事责任。
五、公司避税架构搭建及要点解析
公司避税框架搭建要点:
1、避税筹划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整体上考虑,架构先行(就像盖房子一样);
2、避税框架搭建应结合公司的战略,操作层面围绕缩税基、降税率,延税款这这一目标展开;
3、避税筹划应从进入(事前)、运营(事中)、退出(事后)三个环节着手,尤以进入时的商业组织形式的选择,和退出机制安排为重中之重(退出机制设计不当面临多重征税,避免再现2007年平安事件);
4、关于政策法规、税收要素,据税务部门统计,目前有90%以上的企业未能真正依法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而国内税收优惠政策多以部门规章或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发布,这些政策文件比法规的时效性更短,且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关注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的变动应贯穿公司避税筹划的始终,以便根据政策变化,及时调整税收公司避税方案,避免对区域性税收等优惠政策把握不准,或误用已失效或违背上位法而自始无效的地方税收等优惠政策,造成预期经济利益的损失。
5、关于组织形式,现实中各种类型的企业组织形式(个人独资、合伙制、公司制)各具不同的优势,利弊互存,选择不同组织形式的,企业税负则完全不同(比如个人独资、合伙制一般只征收个人所得税,公司制则双重征税,既征收企业所得税还收个税),但税收筹划不能只看名义税率,还要看整体税率,应综合考虑企业的经营规模、管理模式等因素,选择适当税负的企业组织形式;
6、关于投资(持股)方式,持股方式的不同,投资退出的税负成本也不同。相比直接持股(通常为自然人直接控股,优势股权结构简单,决策快),间接持股(存在单层或多层中间控股公司)相较于直接持股具有较多优势。首先,间接持股在实现横向、纵向(并购重组等)扩张时,通过申请特殊性的税务处理,降低交易的税负,降低交易双方的交易成,且对现有实体公司运营架构不会造成冲击;其次,间接持股在有效控制投资收益汇回的时间从而递延纳税,同时未分配利润集中在中间控股公司形成资金池,为再投资或扩大再生产提供的资金支持;最后,可以通过变更中间控股公司的登记事项(如改变注册地址、注册资本)充分享受不同税收抵免政策;
7、关于投资地点选择,我国针对东、中、西部的不同发展阶段与特点实施了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以企业所得税为例,目前东部沿海地区(实验区、高新区)符合条件企业基本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部分免税政策都将陆续到期),与东部沿海相比,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政策背景下,区域性的税收优惠更多,面向的产业也更广泛,给企业提供了更多的筹划空间。比如新疆喀什、霍尔果斯地区对符合条件企业实行5年企业所得税全面等政策,从税收筹划空间度和税收优惠的倾斜度考虑,现阶段企业选择中西部“落户”将获得更多的税收减免;
8、关于工具方法、交易流程,合同是降低企业税收风险、税收成本最有效的工具,如果说财富的一半源自合同,另一半则是流程中潜在的风险,交易合同与交易流程应是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的关系。不同交易流程,不同合同签订方法(不同的签订时间、结算方式、付款时间、交货方式),导致公司不同的税负承担,而合同控税最关键的环节是签订前的起草阶段,因此起草公司交易合同应摒弃“双方的纳税义务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这样的花瓶条款,务求合同条款贴合公司交易流程和税控目标。
参考文献:
1、《合同控税——21种节税技巧72个实战案例》,书作者:肖太寿;
2、《避税那些事儿》,书作者:蔡昌等;
3、“苹果公司如何运用税务筹划,进行合理避税”,文章来源:会计网
4、“投资公司税务架构搭建与筹划的6大步骤和18个操作要点”,文章作者:华税律师华税律师事务所/税务筹划业务部;
5、“《企业境外投资必备功课:走出去”税务筹划》”,文章作者:中伦律师事务所:倪勇军、季亨卡。
编排/刘肖瑶
责编/张雨 微信号:Ann199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