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浙江杭天信律师事务所 汪红妖律师
插图/视觉同传 杨杰彬 刘美玲
本篇笔记是汪律师在观看无讼|直播晚8点直播课程时,记录的随堂笔记,当天蒋勇律师给青年律师分享的主题是:诉讼律师是如何炼成的?此课程目前已有15440人次观看。此篇笔记已取得汪律师授权,与没来得及听课的同行们分享,并在文末附有回看二维码,大家可以扫码回看。
对于我们律师而言,参加这次“知识直播 百万爱心”活动,有两方面的收获:一方面,小小地奉献了我们的一点小爱心。另一方面,通过这些名师、大咖老师的课程,我们学习了很多知识,为自己充了电,提升了自己的视野、专业水准,也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
—— 汪红妖律师
下面是我整理的听课笔记,与大家一同分享。
听课笔记之《诉讼律师是怎样炼成的》
时间:2020年2月11日 晚8点-10点15分
主讲人:蒋勇主任
一、业务能力的养成
(一)专业能力方面
1.表达不畅:
解决办法:读最高院的判例,逼自己字正腔圆地表达。
2.经验不足:
(1)猜最高院的案例最后判决结果。
(2) 研读曹士兵的《担保法》,书都翻乱了。
3.逻辑表达不顺解决方法:
在说话之前先想好想要表达的意思,然后用三个点来表达。有一个方法:大家讨论一个案件,每个人发言,然后要求每个人讲: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三个点要说,然后把要说的话放到三个框框里说。简称三点式。所有最复杂的问题都能用三点式来概括。
当法官问有什么要发表时,或和对方有抗辩意见要说时,通常这样:尊敬的法官,对这个事情,我们有三点要讲,然后脑子里马上梳理三点。其实第一点说完时第二点才想起来,第二点想起来时,第三点才想起来。就用这样的方法,抓要点、分层次,用三点来表达。
(二)诉讼技术方面
天同三大法宝:诉讼可视化、模拟法庭、案例大数据
《诉讼可视化》---充分了解表达的本质,人分两类人,一类是听觉型,一类是视觉型,心理研究,绝大部分是视觉型的人。而大部分法官都是视觉型的人。
模拟法庭如果准备得充分,然后把焦点问题突出来了,可以起到很好的的效果,也是很好的压力。
案例大数据:对于法官而言,最重要的素质是决断力,而这种决断力的养成主要还是法官的经验、综合能力。而怎样才能让法官下决心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告诉他,以前在你的法院、你的上级法院、或最高院曾经判过一个和这个案件类似的案例,然后告诉他们,这个案子和类似的案子相同点在哪里,相同点是怎样判?所以不仅要精准地找到案例,还要比对案例,这就是完整的《案例检索报告》,以案例检索报告去做,会让法官大大提高采信率。
天同内部的案例参考系统。2015年4月21日推出无讼案例检索,无讼案例每天有12万的访问量。无讼案例检索可以免费检索。
(三)专业能力方面
在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时,就需要用标准化的流程去管理他。为什么麦当劳的口味一样,因为是标准化流程。诉讼案件虽然听起来是个性化的,但实际上也是对它进行标准化流程拆分的,在标准化流程拆分的基础上,可以让不同的人协作起来,遵循41步标准化业务流程。
天同所律师在线上工作、协同、在线上和客户间的沟通交流以及相应事项的通知、相关材料的交换,这些已经接近100%,为什么能做到这些?主要还是在于对流程标准化的管理。就是拿到一个案子,怎样协同?如何协同?在哪个岗位?都是有明确的。
要注意:不要在乎只是一城一池的得失,而要关注整体获客能力的成长。因为只关注一城一池,但整体获客能力没有提升,这实际上也是心里发虚的,因为有的律师一年几百万,但今年100万,明天多少也没底,整个律所或整个团队都没底,感觉每个案子不知道怎么来的。
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为什么律师为不愿意投资于自己的律所或投资于团队的未来》、我们不仅要关注市场,也要关注销售。要对市场进行分析,把市场想像成一个河流,我们要到这个河里去钓到大鱼,应该怎么办?应该是到鱼多的地方去钓鱼。没有鱼的地方,放钓的时间越长、饵太好也没用。怎样判断鱼多?我的想法是中国正在迎来诉讼业务爆炸的时代,这种诉讼爆炸时代在美国七十年代中后期、日本八十年代中后期都出现过,是经济高速增长后出现拐点或交易纠纷增多时会出现。
二、提升自己的获客能力
诉讼律师要不断构建自己的能力,然后不断地去提前布局。这里推荐几个有效的获客方式:
(一)写文章是有效的展业方式
穿西装打领带的不一定就是律师,外观上并不代表你的律师业务能力。体现业务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写文章。文章是思想最好的体现,我们领悟到什么,应该用文字方法表达出来。当初在做《每周蒋讲》时刚开始坚持时确实也很痛苦,但坚持下来了就越写越顺了。笔头是越写越顺的。互联网代“内容为王”在过去,写一篇文章,可能人家不给出版、不给刊登,还要审查,反正从写完到发表出来,快则两三个月,慢则半年。现在互联网时代不一样,上午写下午就可以看到。我们今天看的这篇活动的文案,是下午五点多定稿的,短短几个小时,上万人看过了,这就是这个时代传播的特点。但不管是什么时代、不管用什么方式传播,都得有内容吧。内容为王。
(二) 第二个方式是讲课
“要先做他的律师,要先做他的老师”。有的律师为揽到业务,对客户低三下四的,感觉他的钱是跪着赚的。做律师是不容易的,不是谁都可以做得成律师的。相反,做老板是很容易的,现在情况下,只要注册就可以了,验资都不需要。所以作律师是不容易的,我们律师要站着挣钱。所以我们要讲课,告诉他,遇到什么问题时该怎样解决,这样,一旦他遇到问题时就可能来找你。但也有很多人讲,我在很多场合讲过课,但业务并没有增多?这该怎么办?建议是:不要满足于讲课,要和他们尝试建立一种长效机制。要有一种方法,辨别出哪些是真正的客户,对不同客户用不同的维系方法。
(三)第三个方式是开研讨会
“必须回应客户的关切,才能获得客户的关注”。客户在业务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能真正关注他们,才能真正获得他们的关注,从而获得这些业务。小型的研讨会比大型的活动更好。大型的活动是一种品牌活动,但小型研讨会是一种获客会。
(四)第四个方式是混圈子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微信上讲,你成不成功,取决于你是什么圈子。这话也有一定道理。如商会、协会,凡是所有你的潜在客户聚集的地方,也就是鱼多的地方。也有人说,我花很多时间混圈子,只要人叫我吃饭我就去,每天晚上都要去参加聚会,为什么没有效果?这主要是无效社交太多。如果你和一个人交往,这个人并不能给你带来什么帮助,这就不要交往了。我不是功利,我说的有利,是指情感上带来慰藉也是有用的。所以我是推崇社交功利。
(五)同行推介
最懂你的一定是同行,所以要处理好客户归属和利益分享。一个大所里有很多团队,你最重要的客户是你所里其他律师团队律师、尤其是和你业务类型不同的律师。所以要找业务类型不同的律师告诉他们愿意和他们合作、能为他们做什么。这是非常重要的业务来源,但在做这件事情时,一定要做两件事情,一是处理好客户归属,不要合作一次、客户被抢跑了。如是你的客户,和我合作一次,也永远是你的客户。利益分享,可以主动和其他团队做一个表达。其实分多分少,相对于没有案子做,总是划算的吧。可以大度地说,只要我们俩合作案件,你拿大头我拿小头,这样就有业务了,这是展业的有效方法。
三、如何转化客户
在促达客户后,怎样把客户转化?客户到面前后,怎样一步步把他转化?这个今天时间有限,不能展开,诉讼律师怎样做销售管理?销售管理最重要的是“漏斗理论“。从接触目标客户-表达意向-推进进程-最后一次到签单。其实就是一个层层转化的关系。如果转化率是20%的话,有100个目标客户,其中有10个客户,人家问你愿不愿意来给我们做论证?愿不愿意来投标?这其中5个中有3个投标,有2个中标,这从100个到5个到2个,这就是一个漏斗过程。
在完成的客户转化过程中,应该做哪些事情?
(一)扩大漏斗上沿,把目标客户从100个提高到1000个。
(二)提高每一步的转化率。我一直认为,客户转化的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诉讼律师的说服能力。一个客户认识3年了,好不容易坐在你面前,现在他就坐在你面前,你怎样能说服他委托你?让他委托你,不再委托他人成为你的客户?这种与客户面谈的技巧,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无讼有这门课。
《令人心动的OFFER》中就有一个客户面谈。我一直认为,当一个客户坐在你面前,你能够一把把客户拿住,这种能力不是每个人都有的,需要经过非常勤奋的锻炼再加上经验才能做成。一个年轻律师,从研究生毕业后需要五到七年时间才能获得客户。一个资深的律师、一个专业的出庭律师,他为什么能够晋升为合伙人? 不仅是能够做好案子、出好庭、让客户满意,还要有市场拓展、具有客户转化的能力。律所终究是一个商业机构,这个机构,如果没有一个人,能够把活揽过来,他做什么?所以年轻人要先要把自己的专业能力锻炼好,把专业能力锻炼好以后,经过五到七年时间,再把自己的专业能力转化为市场拓展能力、获客能力转化,再当他的市场拓展能力转化完成后,再转化为管理能力。
有关客户管理和做为合伙人的能力,我以后会在无讼直播中做直播分享。接下来会把线上的《每周蒋讲》做起来,栏目名字可能会叫《蒋讲有约》,在不久的将来,要把线上的《每周蒋讲》就会和大家见面。
最后,我也想和大家,用我今年1月1日在天同诉讼圈上发的“新年献词“中给到青年律师、同行的建议:2020以十年之名。今年刚好是21世纪十年的开局之年,在这十年之初,我们应该怎么做?做什么?长期主义、拥抱未来、落子无悔。以此和大家一起共勉。
(本笔记记载内容 仅供参考 具体内容以授课老师讲课内容为准)
扫描二维码回看 精彩课程:
附:完整插画笔记,方便保存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