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律师靠多年积累的客户资源与经验就能轻松实现百万营收,但大部分律师加班加点却依然勉强度日。
没名气,没经验,没案源,是当代法律人绕不过去也逃不掉的三大难题!
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一言一行都是个人品牌的构成要素。
三个锦囊告诉你,法律人如何增强个人影响力建立属于自己的品牌?
1、打造能被记住的专业标签
专业为王,法律行业亘古不变的真理。
标签是用来帮助自己区别于其他同行的关键词,有助于他人记忆和查找的特征。
这两者结合起来,就是一张独特且有记忆点的专业名片!
举个例子:曹雁律师,执业领域是婚姻家事,擅长心理和情绪干预,她的标签是“婚姻医生”,除了解决纠纷,她还可以帮助当事人疗愈在婚姻中遭遇的心理和情绪创伤,这会成为她被客户选择的独特名片。
2、扩充能被放大的渠道方式
什么是渠道?能让更多人知道你,认识你的方式都是。
传统的方法如发传单、递名片、参加线下活动是,新兴的做视频号、线上直播、文章写作更是。
法律服务市场的二八分,本质上还是市场经济的结果,铺渠道就如同做广告,消费行为未必在当下产生,但却会在消费者心里种下一个连接的基础。
视频号激活的是微信里的好友,微博上聚集的是吃瓜群众,B站吸引的是Z世代的新兴青年......每一个渠道,对应的都是一群潜在的客户,只有当我们被看到、被了解,才有可能成为客户的选择。
3、寻找能被看到的平台加持
“千万不要把平台的影响力当成自己的能力”,这句话许多人耳熟能详。但这并不意味着,平台的影响力是无用的,强者创造平台,智者利用平台,站在高处就会更容易被看见。
确定自己的方向和目的后,选定合适的平台,积极建立与各个平台的合作。
例如,想要在法律专业上得到认可,主动联系包括无讼在内的法律专业教育培训机构是极好的平台,通过写作成为作者,通过授课分享成为讲师,就可能得到更多同行和客户的认可。
如果想要成为普法端的律师代表,选择一个自媒体平台合作更能事半功倍,毕竟,平台的流量那可不是一点半点。
当然,平台扶持不易,但我们可以选择主动出击,成为一位创作者,拿到与平台合作的入场券。
最后,一句鸡汤送给大家:你只要努力就好,其它的交给时间。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