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作者向无讼阅读独家供稿,转载请联系无讼阅读小秘书(wusongyueduxms)
一、2018年的书单(包含音频、裁判文书):
甲:羽戈《鹅城人物志》、《酒罢问君三语》《帝王学的迷津》
乙:潘华明民事诉讼证据的理论与实践、天同所《天同码》、《诉讼可视化》,
丙:江朝国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版《保险法基础理论》、梁宇贤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版《保险法新论》、人民法院出版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理解与适用》、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编法律出版社2015版《保险案件审判指导》、王静著人民法院出版社《保险类案裁判规则与法律适用》、王静著法律出版社2017版《保险案件司法观点集成》、地区涉及保险案件的裁判文书400份
丁:《民国习惯调查报告录》、《我的宝贝》、《遥远的救世主》
二、书单解析——弯道超车所配备的道具
头文字D里主人公弯道超车最惯用的办法就是利用道路边上的排水渠进行切入。对于处于申请律师执业路上的新人而言,与其说实现弯道超车,毋宁说寻找一个可能存在的弯道切入的机会。
将羽戈的三本书放在甲类,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成品的展示。同样是法律本科出身,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法律人出来进入公检法或者从事律师、法务,做学者、做评论未尝就不能体现法律人该有的素养。没有入达摩堂的扫地僧一样是当时武学第一人,学法治史的不用穿越回唐朝做审判,法律人可以有N+1种活法,这是作者面上选定羽戈的理由。
另一方面,三本书,涉及内容各不相同,文风也不一样,读来不经感叹作者的神妙,如果一人能够分饰三角,则律师有两到三个不同方向的专长也是有可能的。
具体到书,《鹅城人物志》较为符合接受纪传体教育长大的大众的口味,从《史记》的本纪、世家、列传到小浣熊中108将的水浒人物卡,均是如此。《鹅城人物志》,每篇以一人或两人为核心,截取与这个人所关联的几个节点进行着重描述,通过不同时期四代人的描写,勾勒出近百年里时代的轮廓,同一时代不同人的刻画,展示一幅尘世间的众生相。
曾经有老师问我,在羽戈的诸多书里,最喜欢哪本,我坦言最喜《鹅城人物志》,该书的语言读起来比较轻松,该书的情节虽然不一定亲身经历过,却时有似曾相识之感。在找寻该书所依据的真实世界中的痕迹的同时,我对于书中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物所存在的生卒年月均进行过整理。陈飞龙、周子钦、李全一、周百科、朱发,作者在人物的选择上仍旧遵循典型这一原则,一方面让人印象深刻,另一方面难免有脸谱化的嫌疑。与我,恰有一种代入其中,寻师访友的错觉。
《帝王学的迷津》着重考证的其实是杨度其人、杨度与帝王学。不妨将此作为法律人读史的项目范本。如何选取史料、如何辨别史料的真伪,对于史料中所存在的孤证怎样做取舍等等。该书看起来会累一些,无论是对杨度其人有原来固有的印象亦或是没有。该书本质上是考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罢,在本书的字里行间果真能看到作者接受多年法学教育留下的痕迹。
《酒罢问君三语》一书约莫可以看作是作者羽戈从法学院的学子到学者、作家这一身份无形转化过程的有形化。
乙类书带有显著的工具、技巧类标签
其中民事诉讼证据的理论与实践是基础类,涉及的是民事诉讼的程序领域。但凡从事民商事争议解决,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诉讼或仲裁,其核心归根结底还是在证据,民事证据属于基础中的基础。潘华明法官发布在“法徒”公众号上的系列课件基于其长期以来一线的审判实践经验以及在“民事诉讼证据司法解释”制订工作参与过程中对于制度涉及深入探究后形成的成果。既具有理论上的权威性,又兼具实践中的可操作性。
北京天同所的《天同码》系列和《诉讼可视化》,重在学习掌握两种新的技能。想要弯道超车,多掌握一种技能坏处是没有的。可视化很热,对于可视化的培训在市场上也不在少数,天同所出版的《诉讼可视化》的优势在于,天同对于可视化这一工具已经使用很多年,有天同所案件代理过程中极高的胜诉率做背书,即可视化这一工具对于诉讼是可以采用的。天同所通过线下的开放日、无讼课程培训以及线上的培训,对于诉讼可视化工具不断的进行优化,《诉讼可视化》一书称得上是其中的集大成者,如果要学习一项新的技能,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就是学习原始的、一流的。
基于同样的理由,推荐自己《天同码》系列丛书。不同于《诉讼可视化》有读、多读的必要,《天同码》是真正的工具书,侧重点在于掌握《天同码》检索的逻辑,在更短的时间里找到自己需要找到的对应案例而已。与我,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通过规定自己对《天同码》的阅读,掌握天同码编写的逻辑,对现阶段天同码没有涉及的特定领域的裁判案件进行自我知识管理。
丙类是本人寄希望于深耕这个领域的作案工具。其中台湾学者江朝国和梁宇贤两位,前者是台湾地区第一位保险法学博士,后者在保险法领域研究多年,其观点多为最高人民法院所编写的保险法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丛书所引用。最高院所编写的理解与适用及《保险案例审判指导》两书对于理解最高院的意见及背后的逻辑有着重要的查阅作用,而王静法官作为《保险法司法解释》起草的参与者,其所编的《保险类案裁判规则与法律适用》、《保险案件司法观点集成》两书属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者,对于解释的准确理解,具体案件的运用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初略的浏览丙类项下现有的书籍,发现与我的需求之间存在BUG。保险源于火险、海上货运险,本身是商事行为,在传入我国后,由于这些年我国车辆保有量的飞速增长,车险业务所占比重居高不下,大量的纠纷产生于车辆保险之上,无论是最高院的解释、指引还是专家、学者著书立说的重点都放在车辆保险下纠纷的处理问题(理赔领域)。其结果是原先的财产险,商事行为相关的保险的关注度无形中大幅跳水。我们甚至看不到有专门介绍商事保险纠纷处理的书。基于此,有必要对于涉及商事保险的判决进行大规模的通读、研判,我所设定的条件是先从“保险”、“本地区”、不包括“车辆险”等关键字,我所设定的目标是由小及大逐步将现阶段能够查阅到的所有裁判文书过一遍筛子。
丁类开给自己的三本书目,属于调剂。民法总则确定公序良俗是法源,何为公序良俗,如何确定,《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通过科学的调查的方法将距今百年之前的风俗进行系统化的记载,对我们了解过去,理解公序良俗能够提供借鉴价值。
《我的宝贝》和《遥远的救世主》纯属个人爱好,看会儿法学理论看看小说,抄会儿随笔看看法律人的另一种生活,彼此都是调剂。
以上是开给自己的2018年的书单,旨在通过既定计划的实施,按部就班的增加渗入法律市场所需要的知识储备。书单的目标受众是我自己,而所列书单中所隐含的逻辑或许对像我这样身处身份转换期的朋友们有所借鉴,若果真能为朋友们带来哪怕一丝的裨益,则将是我莫大的荣幸。
责编/孙亚超 微信号:elesun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