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零道德的宇宙与无规律的“审判” ——评《三体》
姬广勇   2016-02-19

文/姬广勇

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者: 刘慈欣 
副标题: 地球往事三部曲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丛书名: 中国科幻基石丛书
出版时间:2010-11-01

 

刘慈欣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获得被称为科幻艺术界诺贝尔奖的第73届雨果奖,这是中国科幻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小说描述了一种在半人马座三星生存的三体人及其三体文明,他们的世界被证明无规律可循,在宇宙中为了生存可以零道德;同时还描述地球和三星中关于背叛的故事,比起生存还是死亡来,忠诚与背叛可能更是一个问题。地球上的疯狂与偏执,最终将在人类文明的内部异化出怎样的力量?冷酷的星空将如何拷问心中道德?这里有科幻,也有现实;有科学,也有人文;有关于宇宙伦理的探索,也有对人性道德的批判。而我从自己的角度,更关注其中本我对他者的审判以及本我遭际的审判


无规律的苦于无法判断,而有规律的又陷于盲目审判。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三体星球人在漫长的岁月中,苦苦探寻自己世界的规律而不得;地球人历经文明,探寻到了自己世界的初步规律和文明,却又常在规律和文明中迷失。


杞人忧天已不再是一个成语故事,三体星球人就一直生活在忧患中,时刻准备“脱水”成一张皮,所以极度渴望着他们世界的规律和真理。从他们周文王的沙漏计时仪,到墨子的模拟宇宙仪,从哥白尼揭示了宇宙基本结构,到牛顿、冯·诺依曼和秦始皇的人工计算机,再到爱因斯坦证明三体问题无解,“既然物质的本质是无规律,既然世界的稳定和秩序只是宇宙某个角落短暂的动态平衡,只是混乱的湍流中的一个短命的漩涡”,那么,为了生存,没有道德,当然也谈不上侵略他人。最终三体星球人确定了新的目标,就是飞向宇宙,寻找新的家园。三体星球人浩浩荡荡的宇宙舰队就要出发,这是侵略吗?也许为了生存和发展,这与其他星球的正义有何关系?!他们只需要一个来自外空的信号!


地球,一个相对自然、规律的星球,太阳能够每天升起落下,只是人们的思维是隐蔽的、复杂的。中国,1967年,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物理学教授叶哲泰被四位15岁的姑娘(红卫兵)扭送上批斗台,妻子指控他的“反动学说”,面对谜一样的妻子他只有苦笑。“在疯狂面前,理智是软弱无力的”,对叶哲泰的躯体确实如此。叶文洁眼睁睁看着父亲遭受暴虐、癫狂的一幕,欲哭无泪。


多年以后,冷冷的她凭借物理专业知识进入“红岸”基地,一个意欲联系外星人的基地。经过不懈探索,有一天,她惊喜地发现已经能够把人类的信息发送到宇宙。于是,她内心无比兴奋地按下了一个按钮,而这个按钮向宇宙发出的信息是这样的:“人类经过漫长的劳动和创造,建立了灿烂的文明,涌现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并初步了解了自然界的规律……但我们的世界仍有很大缺陷,存在着仇恨、偏见和战争,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财富的分配严重不均,相当部分的人类成员生活在贫困和苦难之中……”


三体世界中,1379号监听站1379号监听员收到了以上信息。监听员无比激动,与他们世界的荒凉相比,原来还有一个蓝色海洋和翠绿森林的地球,他竟然爱上了这个遥远的天堂,对自己的审判是毫不犹豫地发出了一则警告信息:“我是这个世界的一个和平主义者,我首先收到信息是你们文明的幸运,警告你们: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如果回答,发射源将被定位,你们的文明将遭入侵,你们的世界将被占领!”不难想象,三体世界元首对1379号监听员判定,他是三体文明中最大的罪犯,裁判理由是三体世界中生存是唯一法则,没有尊重个体的权利。但为了证明他救不了地球,却判他自由,活到地球沦丧的那一天,同时认定与此有关的6000余人有罪,一律脱水并烧掉。


而地球这边,叶文洁的回答是:“到这里来吧,我将帮助你们获得这个世界,我们的文明已无力解决自己的问题,需要你们的力量介入。”她对地球宣告了自己的判决。


每个人都是审判者,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判或面临别人的审判。就像法官可能因为自身遭受不公正而变得不公正,科学家也会因为人类的反科学和暴政变成反人类。既然平等自由总是美好的幻影,现实总是血腥四溅,那么自己无力审判,那就借助外力。地球挡不住那些深受身心摧残的、理想被彻底摧毁的或者对人类文明完全绝望的人们向外太空发出呼唤,请来拯救地球!


其实,地球人在不断发现自然规律的同时,也在探求人类社会生活和发展的规律。柏拉图系统思考了社会生活的道德问题,在《政治家》中比较了法治与人治的优劣,虽然主张人治,但已开始重视现实的法律问题,《法律》描述的是最佳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提出了“善”的概念;西塞罗在《论法律》中确信人类行为的最高标准是正确的理性——自然法;阿奎那系统阐述了法的分类,即永恒法、自然法、人法、神法以及“形式”法的理论,自然法的首要原则是善,如果人法与共同善相抵触,便成为不正当的法;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所揭示的“绝对命令”,实际上是改头换面的自然法原则;从边沁到凯尔森的西方法哲学更重视法律科学的客观性;二战以后,西方新自然法学的兴起,又恢复了传统的价值判断理论。我想人类生活的基本规律,仍然是如何善良地生活以及遵守良善的法律,也就是如何在法律的底线上有道德地生活。


再回到《三体》中,在零道德的宇宙中,能有一个有规律的世界,进行有规律的生活,运行有规律的审判,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问题是,如果有了有规律的审判而不用,这宇宙岂不会又多了一份荒凉。

 

点击主页面右上角搜索标识,搜索“读书”可查看“无讼读书”往期文章。

 

实习编辑/张雨

为无讼投稿/tougao@wusongtech.com


在读

热门评论

点击看看法律人在讨论什么
<<<<<<< HEAD
======= >>>>>>> 96172cdab5db5d05644eea1a7a596661ab9491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