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讲述:你会让你的孩子学法吗?
无讼   2018-04-05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身为法律人,有些体会只有法律人最能理解。在你的执业生涯中,哪些经历和情感让你不吐不快?哪些心得和体会希望与同行分享?每周四晚八点“夜聊会”,与所有法律人一起聊一聊你眼中的律界人生。

 

法学教育是精英教育,是素质教育,在本科或是研究生阶段学习了法律专业的人应该对这样的判断深有体会。同样,无论一个人是接受过专业的法学教育,还是在平时的生活中间接的用法律知识熏陶和充实自己,都能感受到法律的魅力和所带来的影响。法律作为人文社会的重要建设支柱之一,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得到了良好的传承和发展。而今天夜聊会的话题是,谈到传承,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的一个理想追求,作为下一代成长道路中的一个选择,你会让自己的孩子进行专业的法律学习,乃至从事法学研究或是法律实务的工作吗?我们一起来听听各位的观点,细述其中的内涵。

 

今晚我们聊聊:“你会让你的孩子学法吗?”

 

无讼观察员/王昊宇

 

莫燕雯 江苏中虑律师事务所

 

作为城市里的“小法师”,已经深深感受到了来自学法--“天若有情天亦老,人学法律头发少”的恶意与暴击,甚至在收到小编邀请时,看到这个话题还有“一骑红尘妃子笑,学完法律没人要”之感,笔者近而立之年,未婚......但是关于这个话题,还是可以畅想的,那么孩子,到底要不要学法律?


首先,笔者认为懂法并不意味着一定要选择法律专业,也并不意味着要通过司法考试,千军万马、厮杀拼搏的过往已经不堪回忆。因此,笔者并不会要求孩子选择法律专业,毕竟连小编都用了“劝人学法,千刀万剐”引入,法科学生的辛酸只有自己清楚,那么孩子是亲生的,自己都知道“法海无边”了,当然不会硬逼着孩子学法、从事法律行业。


但是,对于孩子的教育方面,基本的法律素养还是会通过日常生活潜移默化给孩子,毕竟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包含了一定的是非观,价值观的内容,也是基本生活的技能,民事法律就是生活的细节抽象而成,刑事法律也是必不可少需要了解的。谈不上“子承父业”,但懂法至少可以简单地处理自己或者身边同学、朋友遇到的交通事故、合同签订,甚至是结婚、继承等问题。


当然,如果孩子对法律非常感兴趣,那也不会阻止他学习的脚步,喜欢、热爱是坚持学习法律专业的前提,也是选择其他专业的基础。笔者一直认为自己是个被法律耽误的“艺术家”,画画、摄影、唱歌都是热爱,那么这些能够形成学科的内容,将会是笔者引导孩子选择专业的方向。


总之,孩子是否学法,不强求,一切随缘......

 

余乾文  浙江红邦律师事务所

 

对于今天问题的慎重态度决定这次的发言是经家委会集体讨论的结果,前半部分是小朋友另一方监护人的意见表达,后半部分是他爸爸的补充说明。


会不会让我们的孩子学法,我们认为,打开知识的大门需要一张房卡。不得不说,一个法律人,前面几年的投入是很大的,而未来的路在何方是不确定的。基于日益发展的社会生活中,大众普遍的法律意识是呈提上升状的,我们有理由认为律师在未来是一种不可替代且前途无量的职业,谓天降天才。


律师将来会接触到各类人、各类事,在对法律的专业程度以及待人接物上可能会有独到之处,但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做律师把自己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研究人、研究事上,对家人的陪伴,对其他方面的学习精力也就少了。作为一个律师,如果在未来的几年、十几年里,我事业有成,我更想要我的孩子心理、身体健康、视野开阔、有责任心等等,孩子从事任何他喜欢的职业我都不会干涉,只要他过得快乐,能养活自己;假如我在未来的律师道路上,碌碌无为,除去基本的生活,不能给予家人更好的陪伴,更好的物质生活,我是不会让我的孩子去学法律的,我一定会在孩子读书的时候陪伴他,帮助他做一个还算全面的职业规划。


如果一定要说想帮他选个什么专业,我觉得我会选择工科类的,目前看来我们小朋友专注力不错,如果好好培养,我相信他一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苗子。


附:


以上看法,情真意切,不难看出意见的表达者对于这个话题本身有充足的兴趣,也进行过充分的考虑。作为从事非法律专业的孩子的妈妈,其对于还未起步的孩子的爸爸所从事的工作的心态是矛盾的,一方面,孩子的妈妈希望她年轻的丈夫在法律从业的道路上能够走得远,但是又为前途未卜而忧心忡忡;表现到行为上,孩子的妈妈支持孩子父亲现阶段的工作,同时又为孩子父亲无法时时照顾到家里的情况而表示不满和控诉。(也许这并不是个别现象,需要反省、家庭是一个整体,尽可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也是每一个法律人的重要功课)


具体到孩子的职业选择上,妈妈表现出中国式母亲的典型反映。1、孩子健康平安就好,别无所求。2、当年我要是好好读书,那么......所以你要好好读书。如果可以的话,我觉得还是科学家吧。


其实妈妈的想法已经很明确了。


每个人生来是否有他应尽的使命,我不得而知,如果有,我谨希望我的孩子能够找到他的使命,至于他大学的专业,我无法预见。

 

李宾宾 上海锦天城(合肥)律师事务所

 

关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为什么不呢?


本科临床毕业后,一不小心通过号称天下第一考的司法考试,接着又通过法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就读法硕。


法硕就读时,与一位我所敬仰的、理论与实务水平均非常扎实的法学教授聊天,偶然提到我转专业事,他当时盛赞道:“法律乃天理人情之学,甚好,甚好。”或许他看出我想得到肯定的热切心情,又或者纯粹出于善意的鼓励,反正,于我,这句话却很受用。


随着时间推移,法律理论与实践知识不断增长的同时,逐渐认识到法律作为天理人情之学,其实质在于为问题提供解决路径。罗素在《我为什么活着》一文中指出求知系因“想了解人们的内心(I wish to understand the hearts of men)”于我,也是一样,我想了解法律先贤们设计法律条款的初衷、设计交易架构的目的、背景以及世界范围内各国人民关于法律的思考及问题的解决种种。正是这种渴望,支持着我去了解,去探索。


法律的魅力还在于她是一门实践的学问。这期间,虽然不乏有辛劳、误解种种,但还有对理论的反思与精进,更有帮助委托人实现正义以及自我实现的骄傲与满足......


为了法律,我放弃临床;我想,这应该算是推荐法律的理由。

 

杨晋锋 山西金贝律师事务所

 

如果单纯从会不会让孩子学法,我想肯定不会反对。但如果学法以后,会不会让孩子从事法律工作,那就另当别论。我有一个一岁多的女儿,活泼好动。妞妞妈妈跟我一样,都是律师。所以,当妞妞长大后,从事法律工作,似乎比别人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法律相关的工作无非进公检法,做律师,或者到企业做法务。


我本人一向排斥进体制内工作,当初父母劝过我,让考公务员,但志不在此。所以,如果将来妞妞进公检法工作,我想我会反对(妞妞妈妈可能不这么想)。


如果妞妞将来做律师,我应该不会反对,虽然律师行业有这不好那不好,但又有哪个行业十全十美呢?律师这个行业不存在继承的问题,父母是好律师,子女可不一定。律师的生命是经验,律师实务操作的技能需要经验的积累,如果妞妞长大以后进入这个行业,至少二十几年后我和妞妞妈妈可以对他的事业有一定帮助。


如果妞妞进入法律行业,我更愿意她到正规公司做法务。可以不用像律师一样为案源发愁,可以每天朝九晚五上下班,可以有法定节假日。工资不需要太高,但是有保障。


说这么多,全看孩子的意愿,不一定非得进入法律行业。任何行业都不会十全十美,但任何行业也不会一无是处。

 

陈其强 海南唐海律师事务所 

 

与其说这是一个法律问题,不如说这其实是一个教育问题。对于自己的孩子的专业爱好和职业选择,我的态度是不干涉更不强迫,由其自己根据兴趣爱好选择(虽然现在还尚无小孩,哈哈)。若孩子询问我的意见,那么我还是会建议其选择法学专业,从事法律行业,原因如下:


其一,从生存而言,从事法律行业无论是做律师还是进入体制内(公检法系统)亦或是去公司做法务,就业者的收入应该都还不错;司法改革后,司法部门(法检)的工资待遇与其他政府部门相比较而言也略高。从事法律行业的孩子,至少在生存上不存在很大的问题(做律师的前一至两年可能会苦一些)。


其二,从事法律行业尤其是做律师,会让人在经历过心理的涅槃和挣扎后真正的看清人类社会,让人切身感受社会的运行规则和潜规则;让人看清世间的人情冷暖,悲欢离合;让人懂得无论法治的太阳如何普照,世间的阴影和黑暗都不可能涤荡殆尽;让人学会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幸福和快乐。法律会让刚从大学校园里走出来的孩子,客观理性的认清社会和自我,从而在滚滚红尘中寻找到真我。


其三,有的朋友会说,法律行业太折磨人,你舍得让你的孩子受这苦遭这罪吗?当然大家的价值观和对孩子的教育观因人而异,我自己的价值观是人来世间走一遭,从来就不是享福的,人生贵在折腾。人自一出生就是一个"逆熵"的过程:人要运动为了抗拒老去、保持青春;人要学习为了明辨是非、找寻本我;人要奋斗为了实现价值、成就自我。而对于孩子,我无权为其决定任何事情,但是我有义务让其看清这个社会。


总之,给孩子一双理性冷静看待世界的"慧眼",尊重孩子自己做出的选择。

 

下期话题:

 

杜牧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小长假已经来临,忙碌了这么久,法律人也应该找个机会放松自己一下,给自己点时间调整生活,充充电。那么各位小伙伴,清明节你们已经有规划好去旅行的地方了吗?是不是早已准备好,整装待发去往诗和远方了呢?哈哈,下一次我们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清明期间的游记或者是诸位碰到的一些有趣经历吧,看看咱们法律人都有哪些旅游爱好或者是旅行经历呢?

 

下期夜聊会主题:“清明假期旅行特别篇”

 

欢迎投稿与我们分享清明期间的愉快经历,把快乐带给大家吧!你可以联系无讼阅读小秘书(微信号:wusongyueduxms)或将你的心得感悟发送至投稿邮箱(tougao@wusongtech.com) ,和60万法律小伙伴一同分享~

 

如果你还有其他想聊的话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吧!

 


在读

热门评论

点击看看法律人在讨论什么
<<<<<<< HEAD
======= >>>>>>> 96172cdab5db5d05644eea1a7a596661ab9491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