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讲述:法官、检察官、律师、教师们的时间管理秘笈
无讼   2017-09-14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身为法律人,有些体会只有法律人最能理解。在你的执业生涯中,哪些经历和情感让你不吐不快?哪些心得和体会希望与同行分享?每周四晚八点“夜聊会”,与所有法律人一起聊一聊你眼中的律界人生。

 

从我们定义自己是法律人的那一刻,注定也将看到自己的无限与边界。迈入法律之门,除了不忘初心,我们更要风雨兼程。为了成长为理想中的自己,法律人们必将上下而求索。那么,身为法律人的你,又是怎样有条不紊地安排自己的日程的呢?

 

今晚我们聊聊:“法官、检察官、律师、教师们的时间管理秘笈

 

无讼观察员/李九如

 

潘华明 法官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每天都很忙,尤其是对于比较能干的人。能力越强,责任大不大我不是很清楚,但事情肯定是越多,这是个颠扑不破的道理。


那如何在比较忙碌的情况下,既能做好自己的本分,还能够有所长进呢?我们很多的人,忙碌下来躺在床上,脑子里一片空白,想来想去不知道今天忙了些什么,只有满满的疲倦。这个是病,得治。


忙,怎么会是病呢?但其实忙真的是一种病,一旦只顾着忙碌而不及其他,这种状态就会让人忘了自己的初心、本心和雄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就泯然众人矣。


大家关心的肯定是怎么治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我也在一直摸索之中,因为这种病在我身上也很严重。就粗浅的个人体会来讲,可能有三个方面要加强:第一是你必须具备在一定期间内只关注一件事情的能力,其他的,不用去理会。现在人都很贪,不想错过任何一件事情,但殊不知很多的事情确确实实需要细致、认真、专注地去做。譬如说做一个很复杂的案件,写一份很专业的报告,撰一篇有分量的论文……东拼西凑是没有办法做到极致的,反而可能会让你功亏一篑


第二是你需要有独守寂寞的能力。很多人喜欢热闹,一天没酒局,一天没有和狐朋狗友们聚会,就浑身不自在,仿佛生活就失去了重心。譬如说很多的律师朋友似乎觉得和委托人和法官进行交际是最重要的事业,似乎只有在推杯换盏之中,才能让自己的事情得到落实。殊不知对于大多数的法官而言,一个能在庭前悉心准备证据目录和各类书状,在庭审中能够发表简洁、凝练、准确代理意见,对法官发问的问题能够对答如流的律师,才是最受欢迎值得尊敬的。而这些,不论是法官还是律师,你都要守得住寂寞,能够在别人交际的时候自己有可怜的闲暇时间,来充电,来学习。


第三是找到能够善于合作、鼎力支持自己的伙伴。这个伙伴,不仅是指业务上的同志,也包括生活上的伴侣。现代很多的工作,分工越来越细,专业性越来越强,靠一个人单打独斗根本没有办法完成。因此,必须要进行团队协作,而且团队里每一环节的人都必须是靠谱的人。这样的话,工作就会分成很多较为简单的环节,看自己适合哪一种。当然,大boss的话,则需要有超强的综合协调以及最终统稿的能力。在生活上,每个人都需要情感的抚慰,也需要生活伴侣无微不至的照顾。稳定而支持的另一半,也是大家能够身心健康、事半功倍的最大帮助。


当然,这些只是我的大路货的说法,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最适合自己的模式。所以,在不断的打拼过程中,有时候能够停下来想想自己的本心,想想自己的初心,然后对比一下自己忙碌的状态及这种状态下的预期,及时作出恰当调整,似乎是个无法回避的基本方法。

 

张振华 法官


无论精致还是简约,纸质还是电子,法官总要有个排期本,这个排期本记载着源源不断的案子的处理进程,记载着法官的工作日程。


排期的密度可以很大程度上体现法官的工作量,具体的排期方法则体现着法官的案件管理水平。通过事先的阅卷,可以及时取消无法按时进行的排期,避免外地当事人徒劳奔波;将类型化案件集中排期,可以使审判更加高效,法庭利用更加充分;同时也要给复杂案件、集团性案件安排适当的时间段和足够容量的法庭,保障审判顺利进行。


除了庭审排期,对法官而言,还必须留足足够的时间撰写裁判文书。简单的裁判文书撰写时间比较随意,随时审、随时写都没有问题,如果涉及复杂的计算或是案情复杂,则必须避开电话密集时间和人员接待密集时间。有人喜欢在早晨早到一点,有人喜欢下班晚走一会儿,反正就是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来处理复杂的案件,才能保证裁判质量。


总而言之,科学合理的日程安排,才能让繁忙的审判工作更高效,裁判的质量更有保障。

 

何元盛 检察官


作为一个法律工作者,尤其是像我一样的基层法律公务员,每天的日程大体上看总是简单而一成不变,8小时的工作时间相比很多企业人士或者自由职业者,还是节奏适中的。也正是这样的原因,让我回忆过去的每天是如何渡过的话,那白天工作8小时是我最为记忆模糊的。基层法律公务员的身份,意味着自己没有安排8小时工作时间具体用处的权力,或许在去提审路上,又或许要接待当事人的来访;一边需要掌握时间看完案卷,一边又要赶着时间写完改交的文件。


综上而言,如果日子始终这样或许不用多久就能磨平一个法律人的所有期待与规划。所以接下去我要说的才是重点:日程就是一种习惯,当你生物钟自觉适用每天周而复始的那些事情以后,你就自然给自己塑造了一个形象。我的日程原则:工作8小时中稍微提高点效率,挤出一些边角时间让白天能关注一些相关的人与事情;工作后的8小时决定未来,系统地构建知识的储备与拓展人脉与信息渠道。


简单来说,我每天8点30上班前的路上会利用手机简单浏览有些感兴趣的媒体,通过标题式的阅读至少让自己不会被世界所遗忘。中午午后短暂的时间,可以抽空看看美剧或喜欢的杂书,不是不爱午睡而是担心过早养成中年人的习惯。晚上回家后的1到2个小时作为塑造将来自己的黄金时间,往往强制自己有计划地看一些法律及周边书籍。平时睡得比较晚,11点30入睡前会看会报纸,在网络媒体发达的今天报纸仍有其特色,我偏爱晚上静的时候选择看一些经济金融类报纸,探究记者关于某些市场故事的深度解读并尝试用法律视角去理解。虽然听着都有些虚,但是我想一个职业法律人的养成不是看你从事什么职业,也不是看你过去成绩如何突出,关键在于是否能让自己“习惯”成为一个不断为将来积累的人。

 

李虎 律师


作为一名律师,几乎永恒不变的模式是:学习、办案、再学习、再办案。

 

每天早晨,我会根据一周的计划安排,给自己制定当天上班期间的任务表,主要包括学习、阅卷、接待客户、律所综合事务、与司法机关联系等。当天的事,当天了。因为明天总有明天的事等着你去做。下班后,我会做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是和宝宝及家人视频,远在他乡执业,亲人永远是自己不懈努力奋斗的动力;第二件事是写作,总结办案经验,提高执业技能,同时也记录生活;第三件事是身体锻炼,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合理而充实的安排个人的日程表,日积月累,终究会慢慢成长为理想中的自己。

 

庞克道 教师


六点一分闹钟响起,骨碌翻身爬起来。六点十分,翻阅《哲学家死亡录》。今日,看完了关于“叔本华”的条目。有趣的发现不少:一是叔本华可能是现代哲学家中对死亡谈论最多的一个家伙(疑问,哪一个是谈论死亡最少的哲学家呢?大胆预测,估计是功利主义哲学家中的哪一位?是边沁,还是密尔?);二是叔本华哲学的特点类似于动画片《小熊维尼》中的屹耳,原来他是哲学王国中的小毛驴;三是叔本华不喜欢女人,不喜欢的代价之一,就是他不得不偿付二十年伤害补偿金,给一位女裁缝(因不堪她的聒噪,叔本华“失手”将她推下了楼梯,在我这个法科生看来,他应当是间接故意);四是他说的一句睿智之言:生命是向死亡讨来的借贷,而睡眠,不过是缴付每日的利息。(看来,熬夜是一个不错的延展生命的法子。终于又有了一个说服自己晚睡早起的理由。记不太清是哪位高人也曾发过类似的言论:生前何必久睡,死后必定长眠)


六点二十分,准时下楼,奔赴通勤班车行驶路线上的候车点。班车师傅挂在嘴边的话:都是人等车,哪有车等人的?遵纪守法是上策。路上,打开手机“喜马拉雅听书”App,使用外放接续收听上周的《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早年看过,但已经没什么印象了。通过听觉,没想到竟然唤醒部分记忆。这位河南老乡中的名人——冯友兰,真厉害,能把形而上的东西,写得忐好看。更没想到的是,他这本薄书是墙外开花墙内香,因为他最初是用英文写给外国人看的。


六点三十分左右,抵达候车点,与几位一前一后抵达的同仁互致问候。走来的路上,稍微绕了几步路,到一家连锁包子铺买两个包子充早餐,但我不决定立即吃掉,而是回到学校去食堂,再买一份粥,坐下来,慢慢吃。你看看,已经买过好多次了,但还是没记住它的名子,倒是它右上角注册商标的标记——R圈,我记得倍儿清。一来说明我这个消费者太过于漫不经心;二也说明这家连锁包子店从商标管理到品牌(品牌是消费者心目中的商标)经营,还有可提升空间。


七点左右,班车驶上高速。我取出手机,速览一下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主要是关注一下与己有关的朋友们,互相点赞吹捧情况。现在,微信朋友圈内的信息已经越来越不值得再打开了,尽是微商广告。看着做微商的朋友中,有那么多一早醒来就开始发广告做事的,心里也不免感慨一下。这精神也是蛮拼的,真是“撸起袖子,加油干”。QQ空间,主要是大学生们在玩,我混迹其间,多沾染点青春气息,准会延年益寿。这些活动,一般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很快就会收起手机,拿出Kindle进行电子阅读。都看些什么东西呢?一般来说,有两块:一是,在头天,把“无讼法务”微信公众号内的文章,通过亚马逊kindl服务号,推送到kindle来阅读,既然是文章,所以读完不需要太长的时间。二是,继续每日的《红楼梦》一读,无须掐指,这是三读。近来,我是一天一章,现在已经读到第八十五回了。不疲倦的话,我还会再对照阅读一章白先勇先生的《细说红楼梦》。这是先生在台湾大学的课堂讲稿实录,与原著章节恰成对照,我视之为欣赏《红楼梦》精神咖啡的咖啡伴侣。想当年,如果讲中国法制史老师把《红楼梦》作为配套教材来讲,估计上课大家也就不会睡倒一片了。从保护视力的角度来看,Kindle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七点半多点,班车要连续穿过“兴洛仓”“伏羲台”和“凤凰台”三个遂道,这意味着班车很快将要抵达目的地了。在光线的明暗交替中,是不适合阅读的,而是,特别适宜思考一下人生或者是索性让脑袋暂时放空。前种作法,是来自于途经家门口的一路公交车车身广告的启发。那广告语是:在堵车时,不妨思考一下人生。我多半会收起Kindle阅读器,闭目养神。


七点四十分左右,班车抵达西校区门口。跳下车来,从密闭的铁皮盒里钻出来,此时,双脚终于可以踏踏实实地踩在坚实的地球表面了。车窗外的空气让人精神为之一振。好了,进入校园,请自觉规范言行!当然,不单是因为有无处不在的监控摄像头。同时,这也意味着,我已经开始不能完全支配自己的时间了。因为我母亲常说的一句话:端人家的碗,受人家的管!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法国哲学家卢梭比我妈妈说的更文绉绉: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八点十分要上课,铃声就是战斗的号角。从下车到办公室,再到教室,时间是很紧的,所以,必须得想办法保证这一过程中的任何环节都要做到无缝对接,努力做到行云流水。老师靠卖嘴吃饭,所以,保持口腔清鲜很重要。你想想,面对一堆90后或00的小鲜肉,如果你不注意这个细节,张嘴一说话,臭气或包子味冲天,你这个老师就是金口玉言,其效果也肯定打折。况且教室前沿坐的都是学霸,我也不能因小失大,把这些学霸们往后排学渣堆里推吧。我留意过,在这方面女教师比男教师做得好一些。这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谁说女子不如男是性别歧视,是错误的。


上午一般是三节课,有时是合堂,有时是单班,因学期因专业不同而不同。学习心理学家揭示,网络时代学习陷阱太多,诱惑太多,其中最令大学老师头痛的,可能还是手机分散注意力问题。回避不是办法,放任则贻害千年。所以,我和其他有志者一样,也在不断地思考和调整自己上课的艺术。我认为有一个着力点,那就是,如何用探究性学习来打败课堂的无聊?如何在有限的时空内用更严谨、更理性的“慢思考”,来压倒由情感和直觉主导的“快思考”?我从来不想把自己的课堂变成CCTV的百家讲坛,虽然这种诱惑总是不定时地来侵扰,毕竟那是电视艺术,传统教学的仪式性、现场感和网络时代传播的交互性、超时空性,两者如何有效配合,这是我近年来思考较多,尝试较多的问题。其实,无须掩饰,道哥(学生都是这么称呼我的)讲课还是蛮受同学们欢迎的。


中午,做两件事,吃饭和午休。在学校工作的一个好处,就是吃饭可选择项比较多,当然,多了,也是麻烦。原因很简单,多而惑吗。办公室的同事就经常为吃什么而烦恼。在这一点上,我倒不太讲究,能吃饱就成,排队时间短就成。吃罢饭,就是午休这件事。午休好,能保证下午的工作质量。既然认同“生前不必久睡,死后必定长眠”的时间哲学,所以,我就把午休时间定在三十分钟左右。在躺下之前,我多半会胡乱翻书。静静等待生物钟到来。


下午,两点钟上班,一般无课。从宿舍到办公室有一段距离,我会错过学生上课高峰,这样我就可以放慢脚步,一边欣赏校园风景,一边思考教学和工作中的问题。由于是民办高校,办学成本压力大,所以,学校有相当一些行政性事务或任务,也安排由教师分担了。因此,下午主要就是备课和处理杂务了。


下午五点半下班,我会提前十分八分钟,把工作做一个收尾,然后准备乘坐班车回家。束缚在车厢里,我就只做一两件事了——玩手机或和同事聊天。年岁渐长,慢慢地明白,铁的营盘,流水的兵,再优秀的个人,对单位来说,少了你,地球照转,但对于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大叔而言,小家一旦缺了你,或者说残疾了你,那恐怕真的会天塌地陷。


晚六点半以下,便是自己和家人团聚的时光。孩子的作业,由虎妈负责了。咱就是陪小屁孩玩和做些家务。


夜里九点半前后,等大人小孩都休息,城市也开始慢慢变得不再喧嚣。这时,我就会回到书桌前看书写作,直至十一二点钟,然后上床休息。


生活差不多就这样周而复始。叔本华说:每一天都是一回小小的人生;每一次醒来都是一次小小的诞生;每一个崭新的清晨都是一段小小的青春;每一次休息和睡眠都是一次小小的死亡。看完李连江老师翻译的叔本华《人生智慧箴言》一书之后,我就时常以前语警勉自己。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关于叔本华《人生智慧箴言》一书,我啰嗦那么多,只是想告诉你,通过前后对比了好几个版本,香港中文大学李连江老师翻译的最好,绝对值得拥有)

 

下期话题:

 

选择法律职业,以专业谋生,注定要终身学习。你一定读过《论法的精神》、《理想国》、《联邦党人文集》……不论是专业书籍,商经论著亦或是小说杂文,好的书籍总能让法律人受益匪浅,打通知识脉络。那么,身为法律人的你最近都在看什么书呢?从书中收获了什么?

 

下期夜聊会主题:“法律人枕边书分享会

 

如果你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欢迎联系无讼阅读小秘书(微信号:wusongyueduxms),或发送至投稿邮箱( tougao@wusongtech.com ) ,和我们分享。

 

如果你有其他想聊的话题,请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吧!

 


在读

热门评论

点击看看法律人在讨论什么
<<<<<<< HEAD
======= >>>>>>> 96172cdab5db5d05644eea1a7a596661ab9491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