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加强和规范补充侦查工作的指导意见
《意见》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提出补充侦查意见,审查起诉退回补充侦查、自行补充侦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证据材料,要求公安机关对证据的合法性作出说明等情形,适用本指导意见的相关规定。查看详情>>>
1.北京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再推新举措
北京法院推出无纸化网上立案再扩展,延期开庭再严控,诉讼全流程再提速,在线诉讼服务再优化等工作,使商事案件立案、审判、执行全流程更便捷、更高效、更公正。查看详情>>>
2.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破产费用援助资金使用办法
针对破产费用援助资金的适用范围、申请条件、审批流程等做了具体的规定。查看详情>>>
3.上海律协关于疫情对劳动法律服务的影响与应对的调研报告
此次疫情,正悄然引发劳动法律服务市场的改变,上海律协劳动与社会保障业务研究委员以问卷的形式,从服务内容、服务价格等维度进行调研,以期了解疫情前后劳动法律服务市场的变化,为大家提供参考和指引。查看详情>>>
4.上海高院:庭审记录改革丨智慧庭审系统操作手册(附图)
自今年4月1日起,上海法院全面启动为期6个月的运用现代科技深化庭审记录改革试点工作,部分案件庭审采用录音录像代替庭审笔录。新的庭审方式在技术上依托上海法院智慧庭审系统,那这个智慧庭审系统究竟有哪些功能,应该怎么操作?查看详情>>>
5.陕西高院联合16家单位出台规定,推行民事诉讼律师调查令制度
《规定》明确,当事人或其代理律师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调查收集有关证据时,可向诉讼案件受理法院书面申请律师调查令。全文共19条,规定了律师调查令的适用条件和范围,规范了律师调查令的申请、审查和签发程序,明确了配合调查单位拒不配合的法律责任及对滥用调查令的代理律师的惩戒措施。查看详情>>>
6.贵州高院出台意见:立审执部门协同做好财产保全工作
《意见》指出,全省各级法院要完善立审执协调配合,通过法律释明向当事人提示诉讼和执行风险,强化当事人的风险防范意识,引导债权人及时申请财产保全,有效防止债务人在执行程序开始前转移财产。查看详情>>>
7.山东修订司法鉴定执业活动投诉处理工作细则
《细则》进一步畅通投诉渠道,扩大投诉受理范围,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查看详情>>>
8.正向激励!杭州中院出台细则试行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激励机制
为激励守信、惩戒失信,进一步打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杭州中院出台《关于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的实施细则 (试行)》,在全市两级法院积极构建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激励机制,助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查看详情>>>
1.海淀法院:怎样理解疫情产生的不可抗力?
随着复工复产工作稳步推进,“新冠”疫情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也逐步显现。在涉疫情的经济纠纷中,当事人最常援引的就是以“新冠”疫情作为“不可抗力”主张免责或解除、变更合同的法律条文。但是,“新冠”疫情对经济运营的影响是历史的,具体的,不能简单认为笼统地提出“不可抗力”抗辩就免责了事。因此,怎样正确理解疫情产生的不可抗力?查看详情>>>
(资讯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京法网事、浦江天平、人民法治网、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山东省司法厅、上海律协、北京法院网、杭州中院、海淀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