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国家目前的律师大致来自于两类人群:一类是应届大学毕业生,一类是工作若干年后通过司法考试的人员。前者没有那么多羁绊,而后者则需要考虑良多。我作为后者,也经历了艰难的抉择。
工作若干年后再选择当律师考虑的因素很多,我结合自己的经历,与大家分享三个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希望帮你顺利转行。
第一个锦囊:结合实际,评价自己的能力
工作若干年,尤其是许多年后,转行做律师,一定要考虑自己是否适合当律师。众所周知,律师工作要求各方面综合素质,其中,专业能力是肯定的。但是除了专业能力之外,抗压能力、吃苦耐劳能力、法律检索能力、写作能力、社交能力、演讲能力、社会资源等,仍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初步考虑后,我自认为基本具备前述能力。只不过,我没有迅速转行,而是选择先去读书,拿到一个法学博士学位。
如果你在某个岗位上已经作出了一定成就,已经有了一定影响力,你可能会问,我还需要考虑上述这些问题吗?我的回答是,仍然需要。因为一是这种影响力并不一定能给你带来稳定的案源,二是即使可以带来案源,但也未必能够长久。因此,仍然需要考虑这些基本问题。
第二个锦囊:深入挖掘,确定自己的路径
我的基本收入保障从哪里来?这可能是工作若干年后想要转行做律师的同志考虑最多的问题,我就有好多朋友问过我这个问题。换一种问法,实际上这个问题就是如何起步做律师。我结合自己的经历,有如下三个建议:
一是盘点自己的潜在客户。所谓潜在客户,就是现在认识的能够带来潜在案件的客户。比如说,你结交的企业家朋友、某些企业的高管或者能够给你带来业务机会的朋友圈。此时,还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这些潜在客户是因为你的职位还是因为你个人与你结交。
二是找到合适的团队或律所。如果你没有潜在客户或者凤毛麟角,那就需要找一个合适的团队或者律所,能够给你提供一份基本薪水,让你渡过窗口期。转行做律师相当于又一次择业,对于工作年限较长的我来说,团队或律所的选择不仅仅是基本薪水的问题,更加是事业问题。
在选择团队或者律所时,有几点可能需要关注:1、大型律所可能不招其他行业转行的律师,除非你有非常强大的特别之处;2、团队需要是一个勤奋且具有发展前途的团队;3、团队是一个充满多样性的团队;4、团队人员有专业水准。我很有幸,就找到了这么一个团队。律师是我的第三份工作,也将是最后一份工作,我将与团队成员一道,共同努力,推动团队的发展。
三是找合适的伙伴一起转行。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团队或律所,那可能就需要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转行了。一起转行,相当于一起创业,要考虑的问题很多。这方面由于我没什么经验,仅仅提出来,供有志于转行做律师的伙伴参考。
第三个锦囊:多方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
无论之前做什么工作,如果选择转行做律师,还是需要有特色或者说专长的。该专长可以是来自于自己之前的工作,也可以是后来的努力。我之前在法院从事过审判工作,但只是一般民商事审判,可以说没有什么特色。我结合自己英语专业的背景,选择知识产权作为攻读博士学位的专业,经过努力,有幸被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博士专业录取。
为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特色,博士就读期间,我又申请去美国读了一年知识产权LLM。在美期间,又主动参加各种活动,结交各国朋友。至此,我的特色初步形成——知识产权和涉外争议解决。我在所在的争议解决组中,过去的工作也是围绕知识产权和涉外争议解决展开的,另外也延伸到实体经济领域的争议解决。
我也听说很多人结合之前的工作经验,选择做特定领域的律师。比如,从海关出来的,选择做反补贴、反倾销律师。从税务系统或者之前做过会计工作的,选择做税务律师等等。
无讼小编: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欢迎转发分享、点赞收藏,您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下自己的观点,和大家一起讨论。
三个锦囊 | 在财富管理领域,律师如何走出差异化竞争的路径?
三个锦囊 | 办了不少著作权的案子,“改编”与“借鉴”还是分不清?
作者:朱尉贤 天驰君泰(上海)律师事务所
责编:马旭
排版:梁萌
审核:赵润众 王雅玉 陈丽娟 刘逸凡 张野
评论